(PhotobyYanKrukauonPexels)對於0-6歲的孩童身心發展,蒙特梭利醫師曾提出「吸收性心智」的概念,她認為,孩子在0-3歲時,需發展5個讓人類異於其他物種的特質,這些特質就如同「心靈器官」,缺一不可,若發展不完全,後續生存便會受到挑戰.這5個心靈器官分別為:語言、動作、智慧或智力、意志力,以及情緒.這種促使一個人建構自我的力量,可以讓每個新生兒輕鬆、不經思考的,將周遭環境完全吸收進自己生命之中.所以如果「吸收性心智」是一塊丟入大海的乾枯海綿;引導孩子專注於環境的「敏感期」,就是海中的探照燈,讓孩子容易對身邊一切擁有極高的興趣.0-6歲的關鍵學習黃金期(PhotobyYanKrukauonPexels)「敏感期」跟「吸收性心智」有什麼關係?舉例來說,一個小嬰兒在家中可能會經常聽見不同的外在聲音,當孩子學會說話之前,都會先透過聽見的聲音,尤其是身邊親密的照顧者——爸爸與媽媽的聲音,去「模仿」、「練習」發音及語言,而「敏感期」的功用,就是讓孩子某個時間、某個環境裡,對特定元素或刺激產生反應,協助他們專注於發展成完整人類的相關能力上.處於這個時期的孩子,會自願付出最大努力,同時輕而易舉便可習得這些能力;相對的,如果黃金「敏感期」間,孩子沒有得到所需的刺激,去獲取某些能力及特質,當這些能力又與生存息息相關,如視力、語言或心智,就會增加孩子後續在學習上的困難.這也是為什麼,照顧者格外需要注意0-6歲孩子的發展狀態.「敏感期」的3大特點?(PhotobyVictoriaAkvarelonPexels)6歲前,孩子會擁有5個敏感期,分別為∶動作、語言、社會發展、次序及感官探索.身為父母,如果想了解自己孩子的敏感期什麼時候發生,有什麼徵兆能注意,以下整理出3大特點供各位參考∶●敏感期有固定歷程每段敏感期,孩子不外乎會對爬高、抓握、觀察細節等動作感到興趣,這些跡象一直緩緩增強到高峰點後,就會逐漸淡去,直到消失.但這不代表結束,或許是另一種敏感期的開始,兩種敏感期甚至可能相互交疊,對彼此產生影響與輔助.●敏感期能精進能力學習,就是一種「練習」的過程,敏感期可以分為兩種階段,一是累積經驗,習得新的能力;二是精化,透過不同經驗讓此能力更加純熟、內化成本能,所以當孩子常常反覆進行同一種動作,而且做得還不錯時,代表敏感期正在輔助他們發展所需的能力了.●敏感期有不同層面當父母觀察到孩子的個性與行為,不斷向外展現時,這是孩子的外顯層面,然而內部建構一定會先發生,所以「敏感期」的內在層面,是協助孩子吸收一切後,向內建構自己,包括建構內在性格、情緒反應,這是旁觀者無法直接觀察到的.「敏感期」的每個好發期?1.動作敏感期(介於0-4歲左右)舉例來說,就走路這個動作而言,孩子一開始都會先從爬行,再到搖搖晃晃的、扶著東西走,演變成逐漸穩定、緩步行走,最後能夠精準的控制每個腳步,這個時期的「敏感期」,孩子會不斷練習,直到能夠精確掌握此項能力.2.語言敏感期(介於7個月-7歲左右)嬰兒的聽覺會在母親肚子裡成形,在羊水中,孩子會聽見環境的朦朧聲、音樂聲,以及母語韻律的規律,出生後,他們會專心看著成人說話的嘴型與表情,學習發出聲音,一直到可以表達完整文法,與他人進行溝通.當孩子習得語言後,也會開始用其他感官探索字音字形,如可以書寫的觸覺,藉此連結文字與腦中出現的符號.由於語言能力較複雜,需結合多種能力才得以發展,所以這個時期的「敏感期」也為其最長.3.社會發展敏感期(介於5個月-1歲、2歲半-6歲左右)孩子從出生起,就不屬於任何文化,一直到他們可以發展出符合自己文化的行為.像是進食,孩子會從依賴母乳、配方奶,到開始長牙、流口水,懂得伸手拿桌上食物,最後吃進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這個時期的「敏感期」,孩子會透過觀察,模仿成人行為,學習如何照顧自己、他人與環境,並習得合適禮儀,建立屬於自己的社交模式.4.次序敏感期(介於出生-2歲半左右)從出生起,孩子就沒有任何人生經驗,一直到他們到可以利用探索、定位、次序、抽象、想像、邏輯等人類傾向,來幫助自己理解環境,從中找到規律.此階段內、外在的次序養成會同時發生,當孩子特別注意細微事物,對自己身體部位更有意識時,就是內在次序的建立過程;當孩子察覺到自己與外在環境的關聯,如父母協助制訂生活規律時,他們也會建立起對外在次序的安全感.這個時期的「敏感期」最短暫,卻也最需要得到支持,一旦內外次序混亂,將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過程.5.感官探索敏感期(介於0-3歲、3-6歲左右)孩子在觀察整體狀況,到能察覺其中細微的改變,都要依靠感官體驗,來取得各種資訊,進而建立自己的個性與智力,像是當孩子展現對分類、歸納的興趣,將語言與觀察到的一切做連結時,就是透過了豐富的觸覺體驗,去解釋周遭環境.這個時期的「敏感期」,可以支持上述4種敏感期發展的更好、更完整.2024<媽很想聊>聽眾大調查~填問卷,送好禮!親職育兒podcast頻道<媽很想聊>自2020年12月上線至今,感謝許多聽眾好朋友的支持!我們想透過這份問卷,了解您聽podcast的習慣、想知道的議題,幫助我們未來,持續製作貼近您需求的內容.2025年1月17日前填寫問卷,就有機會獲得好禮四選一,包括幼兒圍裙,學齡前餐具組、親子共學課程、帆布購物包!問卷傳送門→https://www.surveycake.com/s/bgDRv面對孩子「敏感期」,成人可以怎麼做?雖然孩子在敏感期時,會很努力且專注的適應周遭環境,父母依然可以從旁觀察,給予他們適當的協助.例如孩子開始學習翻身,成人可用某項物品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引導翻身方向,而當成人觀察到,孩子已經知道翻身的模式時,便可以觀察他們接下來需要何種協助.如果錯過黃金「敏感期」怎麼辦?其實,人類還有很厲害的能力,那就是-我們終身都可以學習.只是過了這個時期,再去習得動作、語言、社交發展、次序與感官探索,相對會更辛苦,也需要更多意志力,去重複練習一項能力,這也是「敏感期」之所以寶貴的地方.「敏感期」來自內在指引,這個指引將帶著孩子,去做他們需要做的事.本文整理自﹝蒙特梭利小短篇EP.17來聊敏感期﹞,歡迎前往收聽更多精彩內容!參考資料:AMI0-3歲培訓課程內容Podcast文字腳本/意在育兒&媽很想聊Cynthia文字編輯/詹玟諭本文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