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照護線上編輯部「肥胖其實是需要正視的疾病!我們不能再用過去「能吃是福氣」或「胖代表好命」的觀念來看待肥胖.」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陳宣位醫師強調,「對於肥胖,大家應該要像面對其他病症一樣積極處理.」台灣的肥胖人口逐漸增加,根據國健署的資料,大概每兩人就有一人達到體重過重或是肥胖的程度.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主任徐國峯主任指出,大多數的肥胖與後天因素有關,主要是生活環境和飲食習慣累積過多熱量所導致.先天性肥胖則與一些特定的疾病有關,例如小胖威利症,患者因食慾大增無法控制,導致體重過重.而減重手術是目前用來治療肥胖及相關併發症的一種方法.如同其他治療性手術,減重手術需要符合特定適應症,且經過專業醫師的評估後才能執行,是基於健康需要的治療,並非只是為了改善外觀.根據衛生福利部公布之體位定義,18歲以上成人BMI(身體質量指數)達24kg/m2以上屬於「過重」,BMI達27kg/m2以上屬於「輕度肥胖」,BMI達30kg/m2以上屬於「中度肥胖」,BMI達35kg/m2以上屬於「重度肥胖」.陳宣位醫師說明,健保規定BMI達37.5kg/m2以上,或BMI達32.5kg/m2以上且合併有高危險併發症,例如高血壓、睡眠呼吸中止症、第二型糖尿病(糖化血色素經治療後仍大於7.5%)等,都是建議考慮接受減重手術的族群.對於BMI在30至32.5kg/m2之間的患者,雖然不符合健保的給付條件,但如果肥胖已對健康造成影響,也可以考慮接受減重手術的評估.減重手術大致可分成由內科執行的胃鏡手術與由外科執行的腹腔鏡手術.徐國峯主任解釋,胃鏡手術的作法包括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ESG)、胃內水球術等;腹腔鏡手術包括袖狀胃切除術、縮胃合併繞道手術(如縮胃曠腸或縮胃繞腸)、胃繞道手術等.「胃內水球術」是利用胃鏡將一個水球放入胃內,讓患者有飽足感,而減少食量.胃水球的減重效果約能達到總體重的10-15%左右,與減重藥物GLP-1的效果相似.「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ESG)」是使用特殊的縫合器械進入胃部進行縫合,使其容量減少約70-80%,能夠達到總體重減輕15%至20%的效果,效果優於胃內水球術.三軍總醫院由徐國峯主任、陳宣位醫師、陳保中醫師組成的內視鏡減重治療團隊執行無痕胃拉提(ESG)和胃內水球置放提供肥胖患者高品質的減重治療.「袖狀胃切除術」會移除70%至80%的胃,大幅減少胃的容積以達到減重的效果.「縮胃合併繞道手術」(如縮胃曠腸或縮胃繞腸,sleeveplus),顧名思義其以縮胃加腸繞道的手術,目的為加強減重效果與糖尿病治療之療效.「胃繞道手術」(有單一接口或RY型胃繞道)會先將胃分成小胃和大胃兩部分,小胃再接上腸道以形成繞道.這樣可以限制胃的容積,同時改變食物的消化路徑,達到減重的效果.無痕胃拉提特點解析無痕胃拉提(內視鏡袖狀胃縫合術,ESG)是利用胃鏡搭配新式縫合系統,從胃的內部像縫束口袋般進行縫合,然後把線拉緊,大幅縮小胃容量.三軍總醫院減重代謝手術暨體重管理中心陳保中醫師解釋,接受手術後,如果患者狀況穩定,飲水沒有問題,當天即可離院,僅需定期回診追蹤減重進展.因為不會留下體表傷口,術後恢復迅速,患者很快便能恢復正常的工作與生活.這樣的縮胃效果能讓食慾旺盛的患者因胃容量縮小而更快感到飽足,進而有效減少進食量.陳保中醫師說,相較於傳統的胃內水球術,無痕胃拉提術後較不會有胃脹或不適的感覺,舒適度和術後反應較好.無痕胃拉提術後前三天建議以流質飲食為主,例如低渣和半流質的食物,讓胃部有時間適應新狀況.第四週時,可以開始進食較軟的、易消化的固態食物,但需避免油膩或不易消化的餐點.大約在四週後,患者通常可以逐步恢復到較接近正常的飲食狀態.陳保中醫師說,恢復正常飲食後,一定要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甜食、糖飲等,以確保減重效果長久而穩定.無痕胃拉提在減重治療中扮演一個非常有潛力且靈活的角色.陳宣位醫師說,使用胃鏡來縮小胃的容量,患者不會有體表的傷口,而且它的可逆性讓病人感到比較安心.研究顯示,無痕胃拉提的長期減重效果約能達到15至20%,對多數患者來說已經是很顯著的改善.因為不會影響腸道吸收,所以較不會出現營養不良的狀況.必要時無痕胃拉提可以和減重藥物併用,進一步提升減重成效.雖然減重速度比不上外科手術,但它提供了一種較溫和且相對低風險的選擇.貼心小提醒肥胖的治療需要多方面配合,手術僅是治療的一部分,並非全部.在接受手術後,患者的飲食習慣和運動習慣對於維持術後體重和減重成果都非常重要.徐國峯主任提醒,除了執行減重手術外,內科醫師、家醫科醫師、營養師等各領域專家亦是治療團隊中不可或缺的角色.患者務必定期回診,持續監測共病症的狀況,並適時調整藥物!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使用,未經同意,請勿擅自轉載.原文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