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小朋友出現不當行為時,你會怎樣應對?如果採用不當的處理方法,可能會適得其反;而運用「撤去享受」的管教技巧,有助小朋友明白不當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從而減少出現不當行為的機會.以下是家長們的分享供各位參考. 表面親愛隱藏不當行為上星期,看見朋友的面書上載了她與其兩歲兒子的合照,相片中她正在錫錫兒子的手,立即引起一班朋友的熱烈討論. 朋友A留言:「睇見你同仔仔咁Sweet,真羨慕.」 朋友B和應:「係愛呀!」 朋友C反駁:「睇真啲,你仔仔好似唔多開心喎,係咪發生咩事?」 不正確方法處理不當行為於是朋友終於開金口,道出真相:「朋友C你真係觀察入微,其實前一刻佢發緊脾氣架.事緣係我仔仔最近成日都打我,佢每次打我,我都會錫佢手仔一下,咁佢就會停止,萬試萬靈,所以我影張相作證明.」 朋友A再留言:「咁你用呢個方法係咪正確架?」 朋友C好奇地問:「你知不知佢點解打你先?」 我看見大家「轟炸式」的留言,令朋友百辭莫辯,看見朋友已經不再回應,心知不妙.不過,朋友很快便上載另一張一家人去郊遊的開心親子相,獲一眾朋友「讚好」,大家似乎淡忘之前的留言了. 解說:「撤去享受」方法 令孩子明白後果面對孩子的不當行為,若父母用了不適當的管教方法,不但沒有成效,還會強化孩子的不當行為.就以上個案,每當孩子打媽媽,媽媽卻親吻孩子的手以作制止,這樣不但向孩子傳遞一個混淆的訊息,讓孩子誤以為打人的行為媽媽是默許的,甚至視親吻小手為獎賞的一種,從中助長孩子做出打人的不當行為.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例如:打人時,父母應該立即制止,並考慮使用﹝HOPE-20教兒樂家長培訓課程®﹞中「撤去享受」的管教技巧去處理,例如:當孩子因不收拾玩具而發脾氣時,父母可以把玩具收起來,讓孩子體會不收拾的後果.這樣不僅能減少不當行為,還能讓孩子明白行為的後果.小題:「撤去享受」減少不當行為的關鍵策略1.識別不當行為:了解孩子的不當行為來源,並不用錯誤的方式回應.2.撤去享受:當孩子出現不當行為時,撤去他們的享受,例如:玩具或特權.3.建立清晰規則:讓孩子明白哪些是不當行為,並堅持執行.4.正面強化:當孩子表現良好時,給予讚賞和鼓勵,以強化正面行為.透過以上方法,家長可以有效減少孩子的不當行為,並建立良好和親密的親子關係.家長們一起努力,實踐正向管教,創造更和諧的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