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一種經驗,和其他家長或朋友說話,明明在問小孩問題,小孩也就在旁邊,但對方的眼睛直接穿透孩子,只看著你問:「他平常在家裡都在做什麼呢?」咦,小孩不是就在你眼前?怎麼不直接問他?這時候我通常會把問題再問一次魚蝦,告訴他們,叔叔或阿姨問他們問題,由他們自己回答,把回答問題的權利交給孩子. 給孩子時間,讓他們完整表達,而不是孩子講到一半,急著幫忙回答.孩子的思考不似大人敏捷,他們會邊講邊組織想法,或許會讓我們等待很久,但是給孩子多點時間表達自己,透過練習,他們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透過分享,創造思考的機會每每去看電影、展覽、聽音樂會、小郊遊、大旅行等活動結束,在車上、用餐休息、散步回家時,總會開始和孩子討論:「你最喜歡哪一段劇情?」、「你覺得哪裡最好笑?」、「你最喜歡哪一幅畫?」、「你最喜歡哪一首樂曲?」......,「大家」輪流說說自己的想法,除了要說出項目,還要說明為什麼. 這裡的「大家」不只是小朋友,爸爸媽媽也要一起分享.沒有理由總是父母考孩子,小孩就得乖乖作答,大人也應該一起參與.在這過程中,爸媽加入思考的行列,小朋友也可以學習大人的表達技巧,和不同的觀察角度. 我很喜歡這個分享時刻,這也成了我們家出遊時的「習慣」,把玩耍的過程好好地消化、吸收和回味,是培養孩子思考能力的好方法.孩子的觀察力往往超出我們的想像,在分享中會激盪出不同的火花,本來沒注意的細節,在討論時被放大,並且越來越精采. 讓孩子做選擇,即使不完美,也該尊重魚蝦兩兄弟的個性南轅北轍,這點從「選玩具」就可看出.每年生日時,我們都會帶孩子到玩具大賣場,訂出預算範圍,然後讓他們進賣場,選擇喜愛的玩具.蝦米很清楚自己喜歡的是什麼,三兩下就抱著心愛的玩具,毫無猶豫地到我們跟前要結帳. 魚兒可就煩惱了,這個喜歡,那個也不錯,這個有缺點,那個差強人意,這個太貴,那個質感又不好......,總是要內心糾葛、天人交戰許久才能決定. 無論是哪一種決策過程,孩子都練習判斷優劣好壞,學習聆聽自己的聲音,也更瞭解自己. 常看到許多的爸媽會在一旁當軍師.這個玩具才能動動腦、有啟發性;那個玩具多無聊,沒有價值,玩一下就不能玩了.想想也奇怪,這玩具是小孩要玩,還是大人要玩?既然是禮物,應該以小朋友開心為主,不是嗎? 孩子的選擇對大人而言,不見得如此完美,但要給予尊重和選擇的機會. 除了選玩具,去哪裡玩、吃什麼,我們都請「大家」提供想法和意見,並且說服彼此. 如果意見不合,你就會看到大街旁,有我們一家人在猜拳,最先贏三次的人選擇,其他輸的人要尊重結果,不能擺臭臉,這也是風度的練習,願賭就要服輸嘛! 你可以在書中讀到更多精彩內容喔! 教出好大人作者:鍾安淇(魚蝦媽咪)孩子像一張白紙,父母的想法、方向和態度,自然為孩子的未來拉上經線與緯線.我們所殷殷企盼,並自詡做為父母最大的責任,就是要「教出好大人」呀! 本文來自新手父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