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0 親子天下雜誌61期 作者:林佑珊整理 圖片來源:張緯宇 孩子犯錯,媽媽教訓孩子以後不能這麼做;孩子哭了,爸爸馬上哄孩子……家庭中,若父母一方固定扮黑臉或白臉,對孩子的發展恐有不良的影響. 狀況1:家裡兩個孩子分別是四歲、小二,爸爸不太管孩子的生活常規,所以這些事都落在我身上,我的管教方式比較嚴格,孩子自然什麼事都會先去找爸爸談.然而,教養孩子真的需要某一方固定扮演黑臉,不「黑」就無法好好教育孩子嗎? 一部車要順利啟動、上路到停下,絕不可能油門一路加到底.除加油門外,還要適當的踩剎車. 「愛」與「管」的教養,就像開車時的「加油門」與「踩剎車」般,缺一不可.在實施時,一人能身兼兩者的功能,則堪稱是一輛好車.簡言之,父母任一方,不僅是需要學會「愛」(白臉)的技能,也要學會「管」(黑臉)的技能.兩者若能整合成功,就可以發揮十足教養上的「影響力」了! 換言之,若由一方固定扮演「白臉」,另一方扮演「黑臉」,行使起來確實會有困難,且對孩子的發展恐有不良的影響.形成的問題是: 孩子在內心中對爸媽產生了「刻板印象」.刻板印象一旦形成,就會阻礙了良好的親子關係.如孩子會傾向靠向白臉,疏離黑臉;與白臉的關係可能從倚賴演變成耍賴,而與黑臉的關係則是來個消極或積極抵抗. 角色固定,教養重心易失焦 一旦爸媽所扮演的角色是對立的,孩子或爸媽都不自覺的會開始一場心理遊戲,而心理遊戲的結果是令關係更具有殺傷力,令家人彼此之間不能坦然與信任.心理遊戲的方式例如:孩子刻意抱怨黑臉的作為給白臉聽;白臉動用「請出黑臉」來威脅孩子:孩子請求白臉為他「守祕密」等等. 夫妻在扮演固定角色的「黑臉」與「白臉」,並缺乏溝通、彈性與整合時,教養孩子可能陷入互相補償;結果可能是黑更黑、白更白,甚至彼此指責教養的方式,最終會讓教養失焦. 固定的「黑臉」或「白臉」,就像前所述車子的「油門」和「剎車」,是缺一不可的;因而「單一固定」的教養方式,將無法獨立教育孩子.這樣一來,出於無力感,夫妻倆便會互相倚賴,也會投射錯誤的期待在對方身上,期待藉由對方來解決問題. 這樣不僅影響親子、夫妻關係;此外,家庭中兩套對立的規則,對於形塑孩子的行為、價值觀等有相當大的障礙,未來人格發展也可能缺乏統整性,不利於情緒及人際的發展.(莫茲婷 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狀況2:孩子今年上小一,先生希望讓孩子補英文.但我覺得才不需要那麼早補,先把基本學科學好、培養上學的樂趣比較重要,但先生堅持要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該怎麼和對方溝通呢? 教養理念的差異,是最容易引發夫妻衝突的地雷之一.面對夫妻在教養上不同調的狀況,以下提供幾個介入的角度: 一、看到彼此教養堅持的共通點,設法找出折衷的方法:不管夫妻雙方的教養觀點有多大的差異,都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對孩子的愛與關注.若能從雙方對孩子的善意出發,比較能夠跳脫輸贏的陷阱,不把溝通的目標放在要贏過對方,而是努力找到雙方的平衡點,並兼顧雙方的堅持與期待.例如:希望孩子不要輸在起跑點,不一定只有學習英文一種方式,是否精進其他學科的基礎能力也是方法之一;期待孩子增進英文能力,未必非要上補習班不可,也可以考慮增加孩子在家中接觸到英文的機會;反之,學習英文也未必會讓孩子喪失學習的樂趣,夫妻可以一同為孩子選擇注重學習樂趣的英文補習班.或許父母在溝通時想著「對方的堅持與我不同,但出發點都是愛孩子的,我如何與他合作找出最適合孩子的做法?」會比「我如何讓對方同意用我的教養觀點教導孩子?」更能對孩子有所幫助. 二、找尋合適的溝通時機:夫妻雙方在教養孩子上的歧見,很難透過一次的溝通就能夠獲得共識.通常需要歷經多次的討論、爭執、妥協,可能才有些許的成果.因此在溝通教養觀點的時候,若發現自己或對方已經處於激動情緒當中,不要急著當下討論出任何結論,建議先暫時停止討論,雙方分別去做些可以緩和自己情緒的事情,等雙方的情緒都比較緩和時,再重新開始討論,也可以考慮另外約個更合適討論的時間.當兩人處於穩定的情緒狀態下,才有辦法聆聽對方的意見,而非只顧著強調自己的觀點;能夠看到對方的堅持背後,也有對孩子、對家庭,甚至對自己的善意;也可以保持較多彈性,找到折衷的選項. 事實上,親職所做的決定很難馬上正確無誤,還必須依循著孩子的個別狀態、各種外在情境,逐步調整以變得更加周延.與其期待自己能夠一次做出對孩子最好的決定,還不如讓教養的決定保持彈性,隨時配合孩子的狀態做出調整,將更加符合教養孩子的實際狀況.(黃柏嘉 旭立心理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狀況3:先生對小三兒子管教嚴厲,犯錯無論大小都要處罰.老師告知,兒子和同學相處時會罵同學笨蛋;同學踩到他,向他道歉,他不但不接受還說:「不小心也要處罰!」他不喜歡爸爸對他的態度,卻用相同的態度對同學.這樣的管教方式沒問題嗎? 生活經驗不同,所累積的知識與想法也各不相同;在教養孩子的路上,父母總是想著怎麼做對孩子最好?但家庭成員間想要塑造的(目標)、想要教的(內容)和如何教導(手段)都會有所差別,這些並沒有絕對的對錯,不過確實有「適合與否」或「修改彈性」的存在. 在「目標」上,需考慮的是孩子本身的發展狀況是否足以因應成人的要求,正如我們不會要求一歲的小娃兒唸出〈長恨歌〉是一樣的;其次是孩子本身的特質,包括注意力、認知、情緒、個性等.透過對孩子發展與特質的了解,得以使父母用更能被孩子接受及理解的方式,去塑造他們的行為. 在「內容」上,考驗的是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假如用兩個圓來分別代表成人想要教的,以及孩子能懂能做的,當重疊部分愈多,孩子才能學到愈多成人想給予的內容.這些圓形的接近、重疊,就來自成人彼此間的溝通與共識;父母或家庭成員間管教態度的一致、孩子對父母管教行為的理解、父母對孩子行為的正確解讀,都是重要因素. 在「手段」上,適時的修正和小訣竅常能使成人的努力更見成效:第一,讓孩子了解管教行為背後的思考,不論是何種處罰,都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也要和孩子討論你期待他表現出的正面行為是什麼?該如何做?第二,「言必信,行必果」,不論獎懲或約定,成人請務必遵守,這約定必須是你可以做到的,像「你再這樣,我就不要你了」,就不是個可以做到的懲罰. 做父母是一輩子的修鍊,適時溝通及修正、溫和而堅定的態度、一個愛的抱抱,都能讓修鍊多些喘息的機會.(杜玉禎 臺安醫院臨床心理師)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4年10月號﹞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延伸閱讀:孩子在幼稚園是個「恐怖份子」,會搶玩具、攻擊其他小朋友,怎麼辦? 獎勵,和處罰一樣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