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Swift Flickr 子宮有瘤未必需動刀 子宮肌瘤是子宮最常見的腫瘤,據估計35歲以上的婦女,至少五分之一長有或大或小的肌瘤,40歲以上的婦女,五分之二以上的人有子宮肌瘤,其中不少人根本沒有症狀,且此瘤是良性,不大又沒症狀者根本不必大驚小怪,緊張兮兮. 形成子宮肌瘤的原因至今未明,不過可能和動情激素有關,因為絕大部份的肌瘤發生於育齡婦女,且停經後肌瘤大都會逐漸變小.但是不是因為體內女性荷爾蒙太多才造成子宮肌瘤?並非如此!長子宮肌瘤的婦女動情激素和一般人一樣,可能是她的子宮之動情激素接受體較多,或者接受體對動情激素之刺激較敏感所致.總之,可以說和體質有關;當然,可能也有家族傾向,媽媽女兒、姊姊妹妹常常「同病相憐」. 子宮肌瘤如向外長,稱為「漿膜下型」,通常不會引起出血症狀,大到相當程度會引起壓迫症狀.最常見的是長在肌肉層中,稱為「肌肉內型」,長向子宮內膜,亦即子宮腔的則為「黏膜下型」,兩種都會引起經量多、經期長,後者且會造成不孕或習慣性流產. 大致而言,子宮肌瘤造成的主要症狀是出血,有些則有下墜感、腹脹感,如向前壓迫到膀胱,則會頻尿或排尿困難,向後壓迫到直腸,則會便秘或排便疼痛.長期月經量太多或經期拖太長,會造成貧血、倦怠感、頭痛、呼吸困難等. 另外,究竟臨床上認為是子宮肌瘤,手術切下來發現是肌肉癌的機率有多高?筆者曾經統計過七千八百七十八個以子宮肌瘤切除術、子宮全切除術、子宮次全切除術(保留子宮頸)開刀切下來的「子宮肌瘤」,結果病理檢查,其中有十六個為惡性的子宮平滑肌肉癌(LMS)、子宮內膜間質肉癌(ESS)、惡性彌勒氏管混合肉癌(MMMT),因此惡性的機率和國外文獻的報告一樣,為千分之二、三之間.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些惡性肌肉癌即使手術切除,加上放療、化療,預後也大多不太好,死亡率常常超過一半以上,這是必須小心的一點. 由於惡性的機會只有千分之二、三左右,因此除非有下列症狀: ●有明顯的不適症狀,例如月經量太大、月經期太長、貧血、頻尿等.●在追蹤檢查中日益快速變大.●停經後反而更顯著變大.●長期不孕且無其他因素存在. 有上述症狀才需開刀,否則不必平白挨一刀,尤其是小於五公分的肌瘤,絕大多數是沒有症狀,不需動刀的.而手術時究竟只拿掉瘤,還是摘除整個子宮,需視肌瘤大小、位置、數目以及患者的年齡和生育狀況,做通盤考量,才能適當決定. 一般而言,如果尚未生育或還要生育,盡可能先只切除肌瘤.如果不再生育,但仍想保留子宮者,還是可以只切除肌瘤.如果是四十五歲以上,一般建議切除子宮可以一勞永逸.但無論幾歲,只要仍想保留子宮,且子宮未同時合併有子宮肌腺症者,都可以只切除肌瘤,不過,當然要面對萬一未來又長瘤或長癌,又需開刀的可能性. 子宮肌瘤有藥可治? 雖然事實上35歲以上的婦女,至少每5個人約有1個人長有子宮肌瘤,而其中多數不但體積不大,也沒有症狀,更不需要治療,但不少人聽到子宮長瘤,還是不免擔心,因而四處求方尋劑,看有沒有吃了會「使瘤縮小的藥」,結果都是大失所望. 有一些中醫、中藥商宣稱有中藥可以使瘤縮小,但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經過科學化研究證實有效且不會復發的藥方.臨床上在門診所見,時常是已經大到七、八公分以上的腫瘤,子宮已經比拳頭還大,而且又月經量過多,嚴重貧血的中年婦女,由於害怕失去子宮,而四處亂吃中藥、草藥,過了幾個月再照超音波,發現腫瘤更大了,才死心接受手術.有些則是腫瘤似乎小了一些,但停藥就又很快地恢復原狀了. 還有一些小瘤,醫師告訴她不必理會,或者三到六個月返診追蹤其大小即可,她卻問醫師有沒有免開刀的方法,使瘤變小,醫師說停經後自然會萎縮,於是又自行聽信他人之言,吃中藥、草藥去了.結果呢?還是一樣,小瘤依然是小瘤,只是平白浪費了不少錢,也增加了肝腎胃腸的負擔. 其實現代醫學中,倒是有一種真的可以使子宮肌瘤變小的藥,那就是名為「腦下垂體激素促進素」(GnRH或LHRH)的荷爾蒙製劑,商品名為Leuplin,Buserelin,Zoladex等,這種藥目前用於不孕症的治療中,它造成類似停經期的狀態,因此子宮肌瘤會縮小,問題是它既造成更年期的不適症狀,而且一旦停藥,肌瘤又恢復原來的大小,因此目前醫界並不建議用於治療子宮肌瘤,健保也不給付.不過有些醫師用於讓巨大的子宮肌瘤縮小些,然後再進行手術,可使手術的皮膚切口不必太大. 目前最新的看法認為,如果子宮肌瘤毫無症狀,則即使已經大到如懷孕十二週大的子宮那麼大,也不見得一定要開刀.因為基本上這種手術是為了改善生活品質的,自然是依個人對症狀的忍受程度而定;當然,如果其實有頻尿或貧血,還自以為「沒有症狀」而不開刀,也是要不得的鴕鳥心態.但如果懷疑有惡性的可能,即使是不很大的瘤,最好還是動刀取下送去做病理化驗,因為萬一不是肌瘤,而是肌肉癌,預後是相當不好的,死亡率超過一半以上. 切除肌瘤?還是切除子宮? 因為子宮肌瘤而且有明顯的症狀而要開刀時,究竟是只切除肌瘤,還是應該切除整個子宮?還是俗稱「切一半」的子宮次全切除? 原則上如果還有想要生育,且年齡在45歲以下,以只有切除肌瘤為第一選擇,因為「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即使有可能再長子宮肌瘤,但為了生育,當然不能切除子宮. 如果已經不再生育,則子宮全切除是教科書列出第一選擇,因為留下子宮已變成害多於利了,不過近年來,保留子宮頸,只切除子宮體和肌瘤的子宮次全切除日漸風行,尤其40歲以下的,因為有些人覺得子宮頸有性功能,是個性感帶,也有些研究認為子宮頸有支撐膀胱、尿道的功能,因此不切除子宮頸.不過採行這個手術的人,必須記得每年仍要做子宮頸抹片,而子宮全切的人,已不必再抹片了. 許多婦女一聽說子宮長瘤,而且大小或症狀已到了應該考慮手術的地步,都會問:可不可以只拿掉瘤,不要拿掉整個子宮?其實子宮肌瘤切除術一般都比子宮切除術還麻煩,有時候出血量反而更多,有時候是共有數十顆肌瘤,有時是同時合併了其他的毛病,因此除非還沒有完成生育任務,或者太年輕的,例如四十歲以下,一般不建議只切除肌瘤. 何況留下來的子宮,還可能再長肌瘤,未來也可能長子宮內膜癌、子宮肌肉癌,子宮頸更可能長出華人婦女的頭號癌症大敵──子宮頸癌,而子宮除了生育之外,並不像卵巢一樣,還有其他功能. 為什麼不少婦女已不再生育,甚至長期受子宮疾病或月經障礙之苦,還想保留子宮呢?一部份是以訛傳訛,擔心影響性生活,另有一部份更嚴重,她們以為子宮就是陰道,沒有子宮就不可能再有性生活,因此她們總是稱陰道口為「子宮口」,時常主訴「子宮口很癢」. 其實,性生活的主戰場是在外陰和陰道,而性的魅力則主要來自卵巢分泌的性荷爾蒙之作用,而子宮仍是「孩子的宮殿」,主要是生殖功能,幾乎沒有性功能.也有婦女以為沒有月經,「髒血」積在肚子裡,有害身體,其實切除子宮而沒有月經,乃是因為不再有子宮內膜了,自然也不可能有經血會流向腹腔. 一個紐西蘭的研究調查指出,百分之四十二子宮切除後的婦女,反而覺得性生活比術前還好,百分之五十二則認為沒有改變,剩下只有百分之六覺得較差的,大都是因為癌症,而同時切除了一小段陰道所致.因此單純的子宮切除,並不影響「性」趣,也不影響性功能,但如在更年期以前,同時切除兩側卵巢,則宜適度補充女性荷爾蒙,以免陰道太乾燥,上皮太薄弱,容易受傷疼痛,如因癌症而同時切除兩、三公分的陰道,則不妨調整姿勢,還是可以盡「性」的. 事實上光切除子宮肌瘤,比切除整個子宮不但耗時,出血量又多,因此除非還要生育,否則不必進行「子宮保衛戰」,該保衛的是卵巢,因為有荷爾蒙.尤其四十歲以上的婦女,固然不應隨便摘除子宮,可是一旦有醫學上的適應症,除非還想老蚌生珠,否則還是不要一味地要求保留子宮,以絕後患.如果無法有良好的心理建設,則還是只切除肌瘤為宜,因為對那些視子宮為女性象徵的婦女而言,摘除子宮將是她們「胸口永遠的痛」. 妳不能不知的子宮健康(全新修訂版)作者:鄭丞傑子宮有瘤一定需要動刀嗎?巧克力囊腫可以不理會嗎?子宮頸癌也是一種性病嗎?什麼人容易得子宮內膜癌? 本文來自新手父母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