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麻豆︰妞咪/女/3歲3個月/示範玩具:Fisher-Price費雪﹝智玩3階段學習屋﹞)歡迎光臨,妞咪的新屋,100%專職宅媽與0-3歲稚齡幼童,家居相處的時間非_非_非常長,因此得添購適齡的新奇玩具,在遊趣中互動與學習,陪伴身心智的健全成長,否則整天你看我、我看你,多麼無聊的啦╰(๑´⌣`๑)╯.玩具主要是跟隨年齡層逐步汰換,分享一款可以從嬰兒爬行,持續玩到幼兒站立的實用玩具,既新奇且有趣,並擁有強大視聽育教的Fisher-Price費雪﹝智玩3階段學習屋﹞.分成「三階段」玩樂模式,集合伴唱歌曲、曲調聲效、短語聲音,能配合幼童的年齡發展改變學習內容,適用年齡「6~36個月」.<階段一>探索-6個月以上-以探索文字和聲音,開啟寶寶的好奇心理.<階段二>鼓勵-12個月以上-用簡單提問及指令激勵寶貝.<階段三>假裝-18個月以上-早期的角色扮演,激發想像力的樂趣.目前3歲3個月的妞咪,從未玩過大型玩具屋,這次就算超齡也要接受「MamiBuy媽咪拜」邀稿體驗,隨即收到宅配大禮物,也激發她瘋迷愛玩的角色扮演主題。.。ヽ(>∀<*)ノ。.外箱以中文標示相關產地與警語,包括材質「聚丙烯塑膠(PP)」,墨西哥製造,開箱後可見「DIY組裝零件」,內含一份英文說明書,可惜沒有中文翻譯,必須靠己摸索,以下我自譯的資料可能非正確喔!首先,組合形拱門,以及後方電線,然後確實鎖緊外蓋螺絲,再將前方123形狀按鍵牢牢鎖住.接著,裝入紅門,白色底座填進卡榫,依序鎖入螺絲,注意藍色腳踏墊的字母,必須置於屋子門口處.最後,鎖入鳥兒,將紫色郵筒推進卡榫,全程約10分鐘即組裝完成,媽媽一人也能快速上手,爸爸靠邊站.採用隱藏式的電源設計,先鬆開相框的螺絲,裝入自備適用的「3號鹼性電池*3顆」,外觀沒有電線、沒有插頭,幼童使用過程也較安心φ(‘ー’*)!附自拍的影音示範,3階段各有不同的聲光教學,以「全美語發音」,撥動門洞、信箱、門鈴、窗口、123形狀按鍵、電燈開關、旋轉時鐘指針、三個電腦按鍵...,皆會產生音效或發光,因為整體功能太強大,短片內容無法完全呈現.▲屋外設計:123形狀按鍵、四個形狀、小鳥、蝴蝶、信箱、門洞、電燈、窗口、門鈴、3階段開關設定、青蛙.▲拱門部位的「123形狀按鍵」,學習數字與顏色;紅色「屋門」造型,向外/向內活動開啟,利用門洞進出,輕鬆探索屋子兩面,並結合短語與歌曲,滿足幼童的玩心.▲傾斜的藍色「腳踏墊」,英文字母辨識貼紙,搭配立體的圖案,增加寶寶爬行的觸動感官.▲「小鳥」撥動觸碰、「四個形狀」辨識訓練、「蝴蝶」撥動轉圈飛旋,皆無音樂;下方的「信箱」,內含二封信件,可以玩寄信遊戲,而且開關過程會有聲效,可惜箱門品質NG,卡不緊容易鬆動開啟.▲觸碰門邊的「門鈴」,發出仿真的叮咚聲音;卡通人物的「窗口」,可以上下拉動,開關過程會產生有趣的燈光音效或歌曲;俏皮的「青蛙」滑塊,純粹撥弄滑動作用,無音樂.▲位於窗戶下方的圓盤,「三種級別的學習歌曲」模式,可依照需求設定最適合幼童的年齡階段,以手動滑動開關,或輸入年齡方式,即能切換不同階段,由左而右依序為︰迴轉→1(6個月以上)→2(12個月以上)→3(18個月以上).▲屋內設計:小鳥、時鐘、檯燈(開/關)、郵筒、門洞、相框、窗口、三個電腦按鍵.▲「小鳥」撥動無音;轉動「時鐘」會有音樂,分針與時針呈90度模式,無法分開.▲微笑「檯燈」,ON開/OFF關,控制燈光,配合短語曲調,增加娛樂性質,有家的溫馨感覺.▲屋內「郵筒」延續收信遊戲,鏤空門面同時訓練形狀辨識︰三角形、方形、星形、圓形.▲屋內對應的活動式窗口,開關過程會產生有趣的音效或歌曲.▲一起玩迷你偽電腦,採用「綠、紅、黃」三個大按鍵,除了首開機時可設定孩童年齡,也具有各種不同的伴唱歌曲、聲光教學.▲電腦下方滑軌則是「音量」,可自行調節選擇,由左而右依序為︰電源關閉→小聲→大聲.優良品質,體積穩固,無銳角設計,創造安心、理想的居家遊戲,屬於大型玩具屋,所以儘量騰出足夠的室內空間.五顏六色的外觀,寫實造型的屋門,豐富多元的教學功能,融合輕柔悅耳的音調,輕快呈現節奏短曲,營造歡愉情境效果,讓妞咪為此深深著迷,瞬間喚醒表演細胞魂,我得配合她玩起角色扮演的戲碼~.超齡3個月的妞咪,面對豪華大屋也抗拒不了,鑽進爬出、摸這按那的摸索玩具,並會隨著歌曲手舞足蹈,邊唱邊跳整個人變的好嗨,久久玩不厭,一對一宅家時光能過的如此有趣,歡笑聲不絕於耳,呵呵呵ヾ(⌒v⌒)♪.由於每個幼童的發展進度皆不同,必須按照主角本身的步調和智能,給予適合學齡前期的玩具,這款Fisher-Price費雪﹝智玩3階段學習屋﹞,以「探索、鼓勵、假裝」模式,三階段循序漸進方式,因應不同的階段來遊戲學習,達到寓教於樂,陪伴我家妞咪一天天快樂成長唷!※以上純屬Monica白的自體觀感記錄,僅供參考,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本文同步發表於 http://monica12182005.pixnet.net/blog/post/44635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