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餵母乳好處多,不僅可降低寶寶感染和過敏風險,也可減少媽媽罹患婦癌的機率,不過,國民健康署調查發現,國內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已連續2年下降,從101年49.6%降至103年45.8%,推測原因可能與「母嬰同室」和「母嬰及早肌膚接觸」推行受阻所導致. 哺餵母乳好處多,可降低寶寶感染風險,也可降低媽媽罹患癌症和骨鬆的機率. 哺餵母奶好處多多 寶寶少感染、媽媽少罹癌 國健署表示,哺餵母乳能降低寶寶腸胃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及中耳炎的危險機會,減少高危險群的兒童期糖尿病機會,減少過敏.此外,研究也發現哺餵母乳的寶寶,發生嬰兒猝死的風險比較低;婦女藉由母乳哺育也能使產後子宮恢復較快,產後出血的機會較小,身材恢復較快,罹患乳房癌和卵巢癌、骨質疏鬆的機率減少. 提高哺乳率!母嬰同室、母嬰及早肌膚接觸 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婦女哺乳率卻呈現下滑趨勢.根據國健署縣市母乳哺育率調查計畫資料顯示,國內6個月以下嬰兒純母乳哺育率在101年達到49.6%,已接近世界衛生組織2025年的50%目標,同時遠高於全球2005至2012的平均值38%,但在102、103年卻連續下降,102年降至48.7%,103年則降到45.8%.問題可能出在孩子出生後「母嬰同室」和「母嬰及早肌膚接觸」. 國健署署長邱淑媞表示,以全國母乳哺育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發現有進行24小時親子同室者,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率是沒有同室者的4.91倍;純母乳哺餵到產後6個月的機率,也達1.92倍.有進行及早母嬰肌膚接觸的婦女,其住院期間純母乳哺育機率是沒有接觸者的2.04倍,產後6個月純母乳哺育機率亦有1.26倍高.由此可見,親子同室與早期肌膚接觸,可提高純母乳哺育率且延長母乳哺餵期間. 8-10個月大是寶寶爬行重要階段,可以透過爬行強化肌肉及探索周遭環境.(圖片提供/國健署) 母嬰同室易感染?國健署:正好相反 國健署表示,國人習慣在寶寶生下就抱走、放在嬰兒室,是造成「母嬰同室」和「母嬰及早肌膚接觸」推動困難的原因.如果透過新模式,寶寶出生後先給媽媽抱一會兒,之後與媽媽放在同一房間,將有助於提高哺乳率且延長哺乳時間. 母嬰同室會不會增加感染風險?國健署表示,不但不會,許多研究證實,比起醫護人員同時照顧很多生病的寶寶,產婦親自照顧小孩,不僅可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母乳本身無菌、不必經過水、容器、以手觸摸等沖泡過程,也能減少處理和餵食過程的感染風險.即使媽媽是愛滋病感染者,透過純母乳哺育也能提高寶寶6個月之前的存活率,並減少垂直感染. ※ 本文由<華人健康網>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更多精彩內容,請見<華人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