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施逸筠、李宜蓁 藝人黃子佼在2015年首次拿下金鐘獎,迎來生涯成就的一個高峰,在此之前,他度過了一段相當漫長的低潮期,然而對黃子佼而言,低潮是他的充電時刻,他如何自我充實與調適?又是怎樣的經歷讓他成為現在的黃子佼? 圖片來源:黃建賓攝 二○一五年金鐘獎,黃子佼首次以個人身分拿下綜藝節目主持人獎. 同晚他還被拱上台,和兩位前女友,小S及曾寶儀,上演「世紀大和解」,成為典禮高潮.這個歷時十五年的八卦,曾重挫他的演藝事業.回想那段再怎麼努力也沒人在乎的日子,他學習跨出領域、學著整理人生.也因為這些努力,當壞情緒襲來時,黃子佼說:「我控制情緒的方式就是收集客觀資訊,看清了局勢,就不會一直往情緒偏,會想要解決問題.」 以下是他接受<親子天下>專訪的精采內容: 大約從二○○二年起工作明顯變少,除了廣播,手上只有零星的電視節目,很像在打零工.我感受到觀眾反應變冷淡,電話也少了,只能在家把窗簾拉起放空,下午三點就開始睡覺. 當時還是有主持工作,但媒體會忽視你講的話,切割你的照片,做編輯上的取捨.明明我講的話「笑」果很好,但沒有人要討論、報導.大家對轉述周杰倫的笑話很有興趣,但去講一個「黃子佼講的笑話」,可能覺得丟臉. 我曾賭氣自怨自艾:「反正大家都不在乎我,幹嘛這麼拚?」用酒精麻痺自己,但被貼上的標籤還是緊跟著我.當我發現自己糜爛的時間超過努力時間時,我忽然驚醒自問:「夠了,你還要這樣吐下去嗎?」自覺喚醒了我,開始與心中的惡魔拔河. 我也曾和記者對立,暴走在部落格上罵人,不懂為什麼記者都寫我壞的,不寫我好的呢?用吵、用告的都不會有好結果,但是我不平啊! 我開始思考觀眾為什麼不要你:往右邊想,我又不是不會主持!再往左邊想,光會主持是不夠的,藝人形象不好就是谷底.如果往右邊一直偏,我就byebye了,往左邊想就回來了,我決定重新扭轉劣勢. 低潮時期,學會踏出舒適圈 低潮一直是我的充電時刻.十歲父母離異,還好我有樂高、愛上表演,就少了一點去關注「我少了媽媽、爸爸又常不在」這件事,很快得以「自療」.如果生長在幸福和樂的家庭,我可能要花很多時間跟父母吃飯、逛街、爬山,但我就因此少了十張自製專輯、雜誌跟上百首創作歌曲.少了親情、多了時間,如果我一直糾結在沒有媽媽這件事上,就永遠沒辦法翻到這面來. 低潮那十年,我把興趣延伸,開公仔店、潮牌店,認識蔣友柏一起做設計,提案被客戶推翻,看他跟客戶鞠躬哈腰,委曲求全,經歷人情冷暖.我看展覽,當導覽,用「菜英文」去和國外訂貨,和國際插畫家聯絡,得到很多幫助,都是在那十年發生. 藝人常被保護得太好、沒有抗壓力,要是沒有經歷過低潮,我的性格可能也不會轉變. 我認為用不用腦很重要,把訊息整理清楚,可以左右人生.那十年我一片空白,比我晚出道、比我晚紅的,都累積出自己的一片天.娃娃臉、身高會造成我在演藝圈發展的限制,但那都是別人不想用你的藉口.真正讓我自卑的,是自己的不足. 像陶子三十幾歲就主持過好幾場大型典禮,相形見絀,我當然會焦慮:「為什麼我都上不去?為什麼就只能做<星光大道>?」 但喊完之後,下一個動作就是檢討,充實自己.後來反過來想,星光大道九十分鐘non-stop(不中斷)主持,其實更難!當你還沒準備好,自怨自艾一點用都沒有,如果把哀怨轉成磨練,事情就海闊天空,我把<星光大道>做好,讓自己準備好,自然一定會有人看見! 壓力不見得是壞事,就是因為想做好才會有壓力,壓力會讓人進步,要想辦法把壓力變成助力. 二○一四年金馬獎的開場秀,放眼綜藝圈,沒有幾個主持人願意做且做得到,我辦到了、覺得很爽!這個成就感就是去征服壓力換來的. 每個人激勵你的方法不一樣,最糟糕的是你不珍惜. 那時黎智英用激將法,讓我接下節目,又當面把我罵得一文不值,說我再做不起來、演藝事業就完了.我如果拍桌子走人,可能增加一個媒體巨人的敵人.所以就是要忍.後來黎先生問我,要不要來做電視台總監時,我爽翻了,因為他看到我對產業有想法、有觀察、有熱情的這一面. 不喪志,換到貴人「拍桌力挺」 真的,前提是不能喪志,才有機會翻盤.一遇到阻礙挫折就暴走,逞一時之快,就永不翻身了. 低潮時,我沒想要等幾年才能再回來,沒有答案的.那十年間,偶有貴人相助,對我是很大的支持,如果我每天酗酒嗑藥,是換不來這些的. 二○○八年負責金鐘獎製作人的侯文燕找我表演脫口秀,成為我重新被看見的契機.但當時我仍乏人問津,我相信她一定被很多人質疑過:「真的要找黃子佼嗎?」我想,我的堅持和努力,有吸引到一些願意去為我拍桌子堅持的人. 那年金鐘表演後,許多業界內外人士在臉書驚訝的留言:「原來你會主持喔!」「原來你這個也做、那個也做?」沒有人是「突然」會什麼的,其實我蓄勢待發很久了,只不過經過了長時間、有點寂寞的等待. 對我來說最難的是,在低潮時依然有鬥志,對抗所有冷嘲熱諷,化解空虛寂寞.朋友說我想很多,我愛分析自己的優點、思考不足之處,並整理未來的機會跟挑戰.人一定會有陰暗面,但要用腦袋去放大陽光面. 出道二十八年,我常會跳脫一個比較客觀的角度看自己,搜集資訊、整理自己的人生,不要放縱自己、給自己太多藉口.以前在學校拍MV、當導演,讓我很會整合正負面資訊,整合後人會比較理性.現在我比較淡定,正是因為腦袋有很多資訊. 當我找回自己的價值,回頭看,其實人格一直在調整,現在的我可以讓更多人放心.不然,人家花了五億做的電影,首映會指定給你主持,你不做好、是在開玩笑嗎!(笑) 延伸閱讀:彭于晏:只有三場戲,也要拚命讓人記得我蕭敬騰:是他們,拯救我的人生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親子天下雜誌網站>.※本文由親子天下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