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好百症根源腸漏症,就能治好皮膚炎、過敏、糖尿病、甚至憂鬱症... 多年來,我診治過好幾百個米麗安這樣的病人.以她的病況為例,我們完全看得出腸漏症是如何鬼鬼祟祟,巧妙偽裝成其他疾患,而病情又是如何積累加劇.話說回來,我們也看見,光是若干十分簡單的改變,就有助於治療腸漏症,效果何等驚人. 長年行醫,見過一成不變的情節重複上千次.我明白,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如米麗安初進我診療室那般為病症所苦.他們又病又累,急速趨向絕望.而我也堅信,國人之所以無法扭轉受腸漏症折磨的局面,就是因為對此症的存在與自身加以克服的能力缺乏認知、知識與信心. 我們能夠治癒腸漏症.只要能喚起集體意志,改變長久以來對身體極為有害的習慣就行了.而沉溺於清潔這一點很要命,特別該改.嚴重的病症,可笑的病名 我猜你第一次聽到「腸漏症」,一定覺得那人在說笑.「你真以為我會相信自己的胃腸在滲漏嗎?」我能體會,這樣的病名多少使好些人難以正視病症的嚴重.可是,一旦人們不再分神於可笑的名稱,就會察覺這難以察覺的流行病是何等狠毒、氾濫,害人不淺. 人體消化道的表面積約兩百平方公尺,與網球場相當,是重大的免疫屏障,保護我們免受疾疫與污染所害.每一天都有數以千計的微生物和消化作用的副產物觸及這面關鍵護盾.而靈巧的腸道內壁有件棘手的事得辦,那就是區隔腸子的內含物與身體組織、設法吸收養分、監看腸中微生物和黏膜免疫系統的整體互動.其實,由於得進行這種種活動,還得消除外來入侵物,腸道內壁佔了消化系統七○%. 為了讓人常保健康,腸道必須小心翼翼與許許多多微生物維持共生關係.就數目來看,這些微生物的細胞與人體細胞相比多過於十倍2.其中,有的是「好漢」(互惠互利);有的是「壞蛋」(病原體);有的中立旁觀(共生),基本上隨波逐流3.大多數專家相信,平均而論,對人有益的情況,是中性及有正面影響的微生物佔八五%,有負面影響的十五%.由此而成的均衡態勢活力蓬勃,能使免疫系統有備無患、時保警覺,抵禦有害人類的病毒及其他抗原4. 我們每次攝取了某物,腸道免疫系統就得分辨敵友.各種養分、微生物、細菌、病菌,該歡迎的歡迎,該驅離的驅離.強健的免疫系統向來低調而戒慎,一如魁梧的保鑣,讓好東西進入,壞東西則迅速處理妥當.然而,腸道若是碰上成群作亂的殘忍任性「暴民」,如環境毒素、營養缺缺的飲食、壓力、藥物等因子,讓保鑣應付不來,人體防禦便會減弱.這時,壞菌趁機發難,利用免疫系統受損的空檔潛入,製造麻煩. 一旦站穩了腳跟,壞菌就有能力改變腸道環境.它們以腸道為家,將居住於此的好菌趕了出去,取代了促成維他命產生的益生菌,還鑽進腸壁黏液,在腸道內壁開洞.這樣的洞有可能使腸道酸鹼值平衡生變,導致酵母菌過度增生.結果,腸道屏障最外層的上皮組織漸漸衰弱.正常狀態下,上皮細胞接合處的作用宛如管控嚴密的閘門,防止不利於人的微生物滲進血流.可是,腸壁遭削弱後,這一道道閘門有時會敞開太久太久,使得毒素、微生物、未消化的食物粒子直接滲入血流,穿行於人身各處.(見圖) 一生中,每個人都有患上腸漏的時候,也許只是從未察覺而已.那些微生物如果溜了進來,免疫系統就會釋出抗體摧毀入侵者,事情也到此結束.可是,腸漏要是成了慢性症狀,在具備毒性潛能(toxicpotential)的微生物四處漫遊下,就不再是為時極短的局部消化問題,而會變成禍延全身的疾患,甚至有致命的危險.免疫系統努力要保護人體,而因此產生的發炎反應可能會持續運作不休,開始攻擊擋路的一切.到了這地步,局面說不定會演變成損害人一生健康的自體免疫疾病. 所以說,沒錯,「腸漏症」這名稱聽起來或許很好笑.但是,希望讀者讀到這裡能漸漸看出,這絕對是一大重症,有可能對健康造成巨大傷害. 這年頭,人們提到「腸道」,談的通常是住宿於人體消化器官、數以兆計的微生物,也就是腸道的微生物群系. 人類的微生物群系包含體內與體表所有微生物(細菌、病毒、真菌、酵母菌、寄生菌等等).雖然我們將自身視為宿主,以數量而論,細菌其實是人體細胞的十倍,單單在腸道就高達一百兆.(試想,一百兆是何等龐大.你從西元元年起每天花一百萬元,到二○一六年甚至還花不到一兆.) 專家估計,若能聚攏體內一切微生物(亦即所謂「微生物相」),總重將介於兩磅至六磅(約○.九公斤至二.七公斤).換言之,約略是人腦平均重量的兩倍. 這些維生物大部分存活於腸道,而此處也正是腸漏症的起始點.就人類多種生理機能而論,腸道微生物相扮演極為重大的角色.而最重要的角色大概是建立並發展免疫系統,以及維護腸道內壁完好. 我們與這種種細小生物共存共生.微生物有賴於人類當宿主,而人類則倚靠絕大多數微生物協助,以防禦壞菌、管控新陳代謝、促進消化.細菌勤勤勉勉消化食物、製造維他命、管理荷爾蒙濃度、去除毒素、產生能滋養並保護腸道內壁的天然化學物質.雙方能維繫和平互惠的均衡,得仰賴眾多交織的機制,包括腸道分泌作用(生成荷爾蒙、維他命、酵素);使食物通過消化道;細菌相互影響.若整體微生物互動良好,也與人身機制有妥善的交互作用,便可護衛腸道內壁完整,進而確保免疫功能正常.否則,均衡一旦遭打破,說不定會引來大禍.一生的夥伴 這群微生物「朋友」和我們有長遠交情.即便仍在母體之內,嬰兒已透過胎盤接觸到可劃歸為厚壁菌門、擬桿菌門等的有益微生物.在由產道出生的過程中,還會觸及大量微生物,並以此為基礎,構成日後的微生物群系及免疫系統.有些醫師開風氣之先,甚至在剖腹生產的嬰兒身上塗抹產婦的陰道分泌物,讓他們不至於錯失這奠定根柢的「細菌澡」.等嬰兒吃了第一餐,還會有一輪微生物湧入體內.這是因為母乳也含有微生物,例如:恰恰能幫助嬰兒消化乳汁的益菌.教人驚奇的是,我們在有生之初所接觸的細菌,能催生將來的微生物群系,還有助於劃定畢生腸道健康走向. 要讓微生物相成長茁壯,前提是持續自然而然過著與塵土接觸的生活.比方說:飲用母乳;平日屋內有狗亂跑;像古往今來的孩子那樣,在童年盡情把抓到手的任何物品放進嘴裡.我們一邊應對遭遇到的各式微生物,一邊不斷在這裡那裡染上細菌,增加腸道的整體微生物多樣性.隨著我們長大成人,微生物會從一百種左右增長到約一千種.同時,微生物相的結構也會因周遭人士而有所不同.或許會與母親的情況十分相似,或許會反映雙親或兄姊的情況,就看由誰照顧我們成長3.然而,如果成長環境極度乾淨,無從觸及沾染塵土的好東西,我們與好菌及壞菌的微量接觸便會減少,腸道的微生物多樣性也會一直低迷.要是在出生頭一年患病,須以一種或多種抗生素治療,我們至此所發展出的微生物多樣性就會近乎徹底滅絕,使腸道較容易受有害細菌侵襲.這些細菌詭計多端,求生本領高明得不可思議. 多樣性能拯救我們 不幸,「好漢」未必總是數量最多.有時候,危險的病原體主宰了微生物相.像這樣「壞蛋」過剩的局面,是頻繁使用抗生素的常見副作用.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andPrevention,CDC)發出威脅警示,指出具抗生素抗性的新病菌一年波及超過兩百萬人4.另有資料提到,四種具抗生素抗性的新型沙門氏菌菌株使美國各地爆發了更多藉由食物傳播的疾病5.話說回來,「艱難梭菌」E感染(C.diffinfection)顯然傷害最大,會引發腹痛下痢、發燒、腎衰竭等症狀.就CDC數據來看,每年經確診的此類患者近五十萬人,有兩萬九千人會在診斷後三十天內死亡6,幾乎和車禍不治7或槍傷致死8的人一樣多.很可怕,對吧?那麼,該怎樣反擊呢?答案是,就靠「多樣性」.細菌多樣性能維持人體系統的平衡. 健康腸道內含種類眾多的細菌,沒有一種能獨霸.有群歐洲科學家在<自然>(Nature)期刊發表過一篇極受看重的研究論文,分析了兩百二十九名受測者的微生物群系,然後將這些人分為兩組.細菌基因少於四十八萬的人劃入「低基因數」組(lowgenecount),其餘則劃入「高基因數」組(highgenecount).論微生物相的豐富多元程度,兩組相差近四○%.而我們差不多每四人就有一人被劃歸進﹁低基因數﹂組.研究人員發現,相比之下,細菌組成貧乏單調的這組,體重及脂肪、胰島素抗性、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都來得較高,發炎指標也顯明得多9.此外,亦有跡象顯示身體的氧化壓力(oxidativestress)F也較大,而且不難想見,他們較可能罹患腸漏症. 在初始檢測之後,研究人員追蹤受測者達九年,發覺「低基因數」組的成員體重增加.不過,好消息是,他們也注意到,增加了蔬果纖維攝取量的人,細菌組成較以前多樣,健康問題也有改善.這表示,人們光是改變飲食習慣,就能確確實實迎回更多腸道的「老朋友」. 西式文化中成長的人欠缺腸道細菌多樣性.拿尚未屈就於西洋現代生活的部落人和西方人比對一下腸道細菌的平均數量,最能說明這一點.在委內瑞拉及巴西交界多山熱帶雨林的偏遠地帶,住有雅諾瑪米族.這是僅存的少數原生部族之一,相對來說不受現代文明染指,尚未接觸當代生活的種種陷阱.他們沒吃過加工食品、沒服用過抗生素,連瓶消毒洗手液也沒見過.該族不會一天坐下來飽餐三次,而是在白晝少量多餐.飲食包含魚肉、野鹿肉、各式各樣昆蟲,以及充足的根菜類菜蔬,上頭滿布土基微生物.他們還會拿香蕉當零食吃,並且飲用以具備堅果風味的樹薯發酵製成的汁液,其中含有充足益生菌.科學家察覺,就「多樣性」來看,雅諾瑪米人的微生物群系不只比美國人平均狀況高出超過四○%,也許還是有紀錄可循的人類族群中最高的! 與此相較,美國人的消化道看上去就像荒蕪沙漠,喪失了數種基礎而關鍵的細菌.舉例而言,有一種細菌菌株能積極與免疫系統交流,另一種據科學家所知能預防腎臟結石,還有一些種類能幫忙代謝碳水化合物.研究這批數據的史丹福大學研究人員主張,好些消失無蹤的細菌是許多西方疾疫的根源. 我們必須回歸大地 我們怎會走到這一步?人類沉溺於抗生素是一大推手.(接觸到食物、飲水、化妝品、洗髮乳、護膚霜、肥皂、防曬油、洗滌劑、醫療用藥,甚至寵物飼料等諸般物品內含的抗菌成分也是.)不過,抗生素並非唯一的危險.我們努力要讓世界變得乾淨衛生,卻也因此阻斷了與益菌的牽繫.到現在,我們才逐漸了解方方面面的後果.比如:在洗手皂添加抗生素,不會讓手乾淨多少,反倒只增強了細菌的抗生素抗性. 所幸,多虧了相關研究的蓬勃進展,我們如今曉得了能很快讓人體微生物群系有所轉變.<自然>期刊二○一○年一篇研究日本受測者的論文發現,我們吃下肚及接觸到的細菌會與人發展出共生關係13. 日本受測者的飲食富含魚類與昆布兩項海產.研究人員發覺,與北美受測者兩相對照,這一批人的消化道滋生特定細菌,使得生魚與昆布消化起來更加順利.據此,研究人員指出,攝取含特有細菌的食物就如同讓身體有「成套新器具」可用. 那麼,這代表我們得趕快衝到亞洲食品店,狂買一堆昆布來吃嗎?未必.將焦點放在取用所住地區種植的食物,才是最理想的做法.一根紅蘿蔔或一顆萵苣上頭以在地土壤為家的微生物,有助於消化當地食材,還能提供專門調整過的免疫防禦武器,對抗身體固定接觸到的病原體. 歷經慎選食物與營養補充品、降低壓力及用藥、增加體內益生菌和益菌生,孜孜不倦專注於提振腸道微生物多樣性,我們這會兒已知道能在短短二十四小時裡漸漸改變微生物群系,進而開始修補腸漏.這樣做,或許正是不二法門,能通往更美好的天地.在那裡,患肥胖症與糖尿病的人少了,患自體免疫疾病的人少了,患阿茲海默症和自閉症的人少了,就連癌症也少見多了. 人如何罹患腸漏症 長年來,腸漏症起因大抵成謎.可最近十年,研究人員慢慢尋得若干解答.二○○○年,馬里蘭大學艾里西歐.法沙諾(AlessioFasano)醫學博士的一項發現,最終可能改變自體免疫醫療的發展軌跡,有朝一日還說不定會贏得諾貝爾獎.他分離出了學者所知唯一直接控制腸壁緊密接合處的生理物質,命名為「解連蛋白」.這等成果,有人比擬為察覺腸漏症「根源」(有時則稱作「確鑿證據」). 解連蛋白會傳遞信號,使緊密接合處或開或閉.據學界了解,人體內只有這種物質具備如此功能.透過掌控解連蛋白,科學家幾乎可隨意使緊密接合處開啟或緊閉.目前,我們曉得有兩種情況會促使小腸釋出解連蛋白,一是接觸細菌,二是觸及麩質. 長久以來,研究人員便懷疑腸道感染會導致與腸漏有關的過敏、自體免疫、發炎等疾患.法沙諾的團隊發覺,小腸在應對任何感染時會分泌解連蛋白,而這基本上打開了緊密接合處的閘門.換言之,直接觸發腸道通透性的,或許並非細菌本身,而是解連蛋白. 幾千年來,解連蛋白反應是身體防禦機制不可或缺的一環,能將我們遭遇的壞菌沖出去.然而現代世界大幅增添會觸動解連蛋白的因子,使腸道閘門洞開.過去相當有益人體且為時甚短的免疫系統反應,如今化為無窮無盡而絡繹不絕的劫難,造成身體慢性發炎,容易受病菌侵擾. 不少與腸漏症相關的自體免疫疾病都含有基因因素.但研究人員判定,身負自體免疫疾病基因的人,僅有不到十%會發病.那麼,為何這類人有的會患病,有的不會?答案一言以蔽之,是環境使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每天所做的選擇,諸如食物、用品、生活壓力、服藥,會決定身體是健康還是染病.環境中種種有害的微量接觸可能使小腸釋出解連蛋白.但和基因不同的是,這一切通常是我們可掌控、改變的. 談到釋出解連蛋白,最值得留心的兩項因子如下: 食物供給中的麩質增加.小麥不只混種,還幾乎成了所有加工食品的成分,大大提升了我們對麩質的攝取,使得人體狀態差不多要不停激發解連蛋白釋出. 抗生素用量上升.抗生素等藥品、消毒洗手液、化學清潔劑,及其他殺菌劑越來越多,破壞了我們的微生物多樣性.微生物群系的失衡,引來大量細菌擠進小腸,持續觸發解連蛋白的閘門開啟機制. 在這整本書,我討論到了各種簡單方法,讓人由飲食、現代科技便利催生的環境毒素、壓力、過度消毒、過量用藥等生活方式五大核心領域著手,降低腸漏症風險.此中利害關係極大.我們知道,腸漏症直接關連到許許多多嚴重的健康疾患,而最教人困惑與心痛的當屬自體免疫疾病.不過,解連蛋白的發現給了我們一盞希望明燈.解連蛋白握有腸壁的關鍵,而我們已經曉得有哪些因子會發動解連蛋白機制.因此,若能減少接觸這些因子,並且將細菌老友迎回腸道擔任守軍,我們便可減輕發炎、療癒腸漏,或許還能讓整個國家度過自體免疫危機. --------------------------------------------------------------------------你經常覺得疲勞沒精神?你常常有消化不良、胃灼熱、肚子脹氣的情況?以前愛吃且常吃的食物,現在開始會讓你有過敏反應?你覺得自己記性變差,難以專注?你皮膚開始出現黑眼圈、溼疹、粉刺等發炎症狀?甚至有關節炎、憂鬱症、帕金森氏症、糖尿病等疾病……. 為了減輕上述的痛苦, 你花了很多時間看了過敏症醫師、內科醫師、中醫師,還有心理醫師, 但仍不斷困擾著你,那你可能患有「腸漏症」! 全球前十大自然醫學網站ExodusHealthCenter創辦人喬許.雅克斯(Dr.JoshAxes)主張, 腸道不僅是食物處理中心,更是身體健康的第一道防線. 作者: 喬許.雅克斯本文來自三采文化授權轉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超強大資訊懶人包!更多懷孕、育兒知識都在這~還有限時好康資訊喔!iOS請按此➡ http://apple.co/1zEGgXMAndroid請按此➡ http://bit.ly/1zEGI8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