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媽咪拜編輯部在醫療技術發達的今天,早產兒雖然存活率大為提高,只是在早產兒照護上爸媽需要非常細心,本篇將介紹早產兒症狀、後遺症、照護等知識!另外也提醒孕媽咪,懷孕時要適度休息、避免太過勞累,必要時須進行安胎才能預防早產. 早產兒定義為何?早產兒英文為prematurebaby或prematureinfant,根據<江婦產科>官網資料,世衛組織對早產的定義指的是在孕期20~37週生產,換句話說,胎兒在子宮待滿20周、但未滿37周出生,即是早產兒.早產兒基金會統計,在台灣早產兒的比例佔新生兒的8%-10%,也就是每年大約有兩萬名早產兒.幾週算早產兒?依照週數不同,有分不同階段的早產兒:28周以前是極早期早產兒、28-32周是早期早產兒、32-34周的是中期早產兒、34-36周是晚期早產兒.網路上不少人問「36週生產算早產嗎」,答案是肯定的,屬於晚期早產兒.另外依據出生體重做區分,介於1500~2500克者稱低體重早產兒;介於1000~1500克者稱非常低體重早產兒;小於1000克者稱極低體重早產兒. 早產兒會怎樣?了解早產兒症狀﹝安兒康﹞兒科診所·早期療育的兒科醫師張玉萍曾透過影片指出,雖然目前的醫療技術讓許多早產兒都能存活下來,但也由於早產兒的器官功能還不夠成熟,出生後不久就會產生一些急性期合併症.需留意的是,出生週數越小、體重越輕的寶寶越有可能發生: 1 呼吸系統症狀呼吸窘迫症、早產兒呼吸暫停、氣漏、氣胸等. 2. 循環系統症狀低血壓、開放性動脈導管、貧血等. 3. 腸胃系統症狀餵食困難、胃食道逆流、壞死性腸炎、生長遲滯等. 4. 神經系統症狀周腦室及腦室內出血、水腦、周腦室白質軟化症等. 5. 其他症狀院內感染、敗血症、水分電解質不平衡、酸鹼值異常、黃疸等.存活下來後,需面臨早產兒後遺症張玉萍醫師表示,當寶寶克服以上5種急性期合併症,接下來需面臨的是長期後遺症,建議爸媽要定期帶寶寶回診、追蹤,一旦發現寶寶成長發展不如預期時,可及時做評估及早期療育: 1. 呼吸系統後遺症肺支氣管發育不全(或慢性肺病)、氣喘、反覆呼吸道感染等. 2. 神經系統後遺症腦性麻痺、發展遲緩等. 3. 視覺障礙早產生視網膜病變、全盲、弱視、近視、散光等. 4. 聽覺障礙感音性聽障、傳道性聽障. 5. 心智發展障礙智能不足、學習障礙、注意力缺失過動症、自閉症、焦慮或憂鬱、退縮行為以及社會問題等. 造成早產兒原因有哪些?1.生活行為營養狀況不良、抽煙、喝酒、使用成癮藥物、工作過度勞累、衛生習慣不良、情緒焦躁不安、貧血...等. 2.孕前狀況懷孕年齡小於18歲或大於40歲、未婚懷孕、孕前體重不足、懷孕間隔太密、曾發生過早產、早發陣痛或妊娠早期~中期流產、曾患腎盂腎炎、前胎有子宮閉鎖不全之現象、曾有不良的產科病史、子宮接受過手術〈如人工流產...等〉. 據研究,孕婦有牙周病或尚未治癒者,早產的機率比一般孕婦高7倍,因此平時就要注意口腔健康,懷孕前徹底做好口腔檢查,懷孕中除了注重清潔,要多補充鈣質、維生素C(防牙齦流血). 3.懷孕期間包含以下4個因素:(1) 多胞胎:自然懷孕或人工受孕的多胞胎,都會有早產可能,必要時請依照醫生建議進行減胎.關於減胎,推薦你閱讀:多胞胎父母應該知道的四大重點,看完再決定! (2) 前置胎盤:前置胎盤簡單來說就是胎盤蓋住子宮頸口,容易導致早產、產前出血,對母親及寶寶本身都會造成威脅,不過產前透過超音波可檢查出來,避免早產發生. (3) 姙娠高血壓、糖尿病:有高血壓的孕婦記得控制飲食,少量多餐,質量平均,並且多休息. (4) 子宮頸閉鎖不全:意指孕婦子宮沒有關閉的能力,就可能有早產或是早期破水的危險,如像高齡產婦等危險群,建議於12-14週進行超音波檢查,以免憾事發生. 早產會有那些徵兆?1.陣痛達每小時5~6次以上,即每10分鐘有1次以上的子宮收縮.如不及時就醫,子宮頸將會變薄、擴張而導致早產分娩. 2.如月經來時的腹痛及腫脹感. 3.持續之下背痠痛或腰痠感. 4.陰道分泌物增加或夾雜紅色血絲. 5.腹部有下墜感或陰道有壓迫感. 6.持續不斷的腹瀉及腸絞痛. 7.陰道流出清澈透明的水漾液體. 8.胎動次數較平常減少一半以上.(延伸閱讀:胎動減少怎麼辦?6大原因評估,確認是否要急診!) 早產兒照顧方式為何?早產兒因身體尚未發育成熟、抵抗力弱,出生後會放置於保溫箱中,由醫院專業團隊24小時進行早產兒照護.同時,母親最好親餵母乳,因為母乳含有寶寶所需的營養,有助於寶寶成長,如果喝奶粉,不要泡太濃以免造成腹瀉.一旦寶寶成長到2000-2200公克以上,就可以出院,醫院也會提供一本早產兒照護手冊,提供爸媽在哺乳、沐浴及其他照護重點,能更了解如何照顧早產寶寶.(或可參考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提供的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孕期需留意,必要時臥床安胎安胎的目的是為了延長胎兒在母體內的時間,等胎兒發育較完全之後再生產.如果發生早產現象,醫生會評估是否進行安胎,或是直接剖腹產. 因此當你在家出現子宮收縮(每10分鐘或更短時間內,有一次子宮持續在10秒以上,且維持1小時)、下背部酸痛、腹部痙攣、骨盆受壓迫感(覺得好像胎兒往下推)、陰道分泌物增加或改變、陰道出血,或是孕婦因為太累、勞動過多而導致的腰部酸痛,此時最好的處理方式是臥床休息,如果情況持續發生、沒有改善,就需要就醫看診.* 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