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安剛出生的時候,一直是個見人就笑的寶寶;沒想到等到一歲多之後,卻開始出現一種「愛生氣」的現象.比如說,電話響了,她吵著要接,沒接到,就馬上張大嘴、哇哇大哭,接著整個人五體投地趴在地上,頭悶在交叉的雙手底下、雙腳上下划動地踢著地板…… 觀察幾次這樣的情形,媽媽開始發現,當安安哭了一會兒沒人理她之後,她會抬起頭偷看:如果看到有人在看她,她會趴下繼續哭泣;如果沒人理她,她可能會哭得更大聲、或者轉換另一種哭的聲音和方式.這樣的情形在她站著哭泣時也存在:通常,站著哭泣的她,眼睛應該是瞇著的,但每哭一陣子,她就會讓眼皮稍微打開一點,來觀測周遭的狀況. 這個現象說明了一件事:孩子的生氣是一種表達. 家長們,你還記得自己上一次「無理取鬧」是什麼時候嗎?是對公司那無法合作的同事發脾氣?還是夫妻爭吵的時候,你說出心裡的委屈?抑或是面對自己父母那總是改不了的、討人厭的反應而大喊委屈呢? 是的,這種生氣的心情,因為成人能用語言來表達,就能讓人了解生氣的道理.但對成人來說,某些壓抑、難以說出口的感受,也會因為表達不清而變成「無理取鬧」──比如說,一個面對婆婆總是讓小孩吃香灰、心裡感到不舒服的媳婦,因為沒辦法直接說出這種感受,只好在一些小地方發作,在其他家人心裡就變得「無理取鬧」.可是,如果了解那「為小事發作」的背後,其實是對婆婆的不理解和對孩子的擔心,這個家庭可能就不用受到這些「無理取鬧」的攻擊. 同樣的,孩子也是這樣.孩子的世界雖然比成人來得單純,但也常常會有這種「表達不出心裡感受」的時刻,因為怎麼講大人都很難真的懂.於是,哀嚎、哭泣、拳打腳踢,就變成孩子們最原始而有效的反應. 孩子可能這樣想壞脾氣:從單純轉向多元思考的特徵 嬰兒從大約兩個月大開始,就開始發展「原始情緒」,常見的包括,生氣、哀傷、喜悅、驚訝、害怕和討厭.直到一歲之後,孩子才開始展現語言能力,也代表大腦的認知思考功能開始大量運作,孩子對自己高興以外的情緒有更多的理解,並且開始發展出不同於原始情緒的「衍生(複雜︶情緒」,包括尷尬、害羞、內疚、忌妒、驕傲等. 當孩子會說話開始,心理發展上就逐漸走入自主性的階段;但也因為尋求自主的挫折,負面情緒會變得特別多,變成令家長頭痛的「小惡魔」.只是,這就像毛毛蟲蛻變成蝴蝶一樣,當孩子「從天使轉入惡魔期」,卻代表他們正在長大、學習邁向懂事與學習道理. 所有「無理取鬧」背後「都有道理」 如果說,孩子從出生開始學到的第一項語言是「微笑和哭泣」,那麼,「發脾氣」就是孩子們所學習到的第二語言.所以,在看孩子無理取鬧的脾氣時,就要想到我們自己在「無理取鬧」時的反應,那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 孩子們雖然心裡知道不可以再像個寶寶一樣大聲哭鬧(爸媽和學校都有在教︶,可當他們不爽快的時候,那感受也是真實存在的.於是他們會把身體扭來扭去、嘴裡哼哼啊啊的,心裡也常常在想:「唉唷,這種怪感覺怎麼還不快過去.」這時,當周圍沒有人給他一些反應時,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引導孩子們繼續地鬧下去. 你知道嗎?許多好動、不專注的現象,其實也是這種負面情緒無法排解的結果. 家長可以這樣做處理情緒,先別忙著壓抑 當孩子無理取鬧的時候,如果家長們常常制止孩子:「不要哭!」、「不要亂生氣!」或者是孩子一哭鬧,就罵孩子,孩子的心裡會產生「只要一哭,爸爸媽媽就會不開心罵我」的連結,較容易造成孩子性格上的壓抑:表面上好像「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實際上卻因為得不到適當的宣洩,長大後反而失去自我安撫及調整內在情緒的能力. 孩子在生氣時的想法很簡單,只是需要父母的接納,然後把這個生氣轉換成語言:「我知道,你很生氣,你很難過,你很失望.」當孩子剛開始出現無理取鬧的樣子時,你會發現,光是蹲在他身邊,用穩定的語氣重複說上述這些具同理性的話,有時是非常有用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孩子會走路之後,表達方式除了哭以外,還多了幾種:發脾氣、踢東西、尖叫.有時候,小孩子這樣的表達並不需要大人過多的幫忙,因為他們可能只是需要有人注意他,讓他平靜下來.但當他開始傷害自己或破壞東西的時候,父母必須把四處揮打的他給緊緊抱住,用自己的手臂抱持與包容住孩子還未成熟到可以自我調節的情緒……孩子就會慢慢學習掌握自己的情緒. 創造「抱持性環境」 許多孩子在鬧脾氣時,情緒張力非常大,嘴裡常常嚷著:「不要不要不要不要……」(而且速度很快︶,沒有那麼容易搞定.家長在一時間不知道怎麼辦的狀況下,一是搞得自己也挫折生氣,一是退卻讓步、讓孩子自己冷靜. 這背後有個相關的行為改變技術,叫做「暫時隔離法」.很多專家會提倡,當孩子情緒無法控制的時候,可以在安全的原則下,讓孩子在一個空間自我冷靜.我並不否認隔離法的效果,但我認為,隔離法的使用有情境的限制;而且不能因為「隔離」讓孩子感到「疏離」. 什麼樣的狀況不會讓孩子將「隔離」解讀為「疏離」呢?那就是別只記得用「隔離的行為技術」,而忽略了孩子發脾氣的背後存在著「需要被擁抱支持的心情」: .先反應孩子的心情:父母還是要記得先反映孩子的心情:「我知道你很生氣」(不要直接說:「你這樣不對」,孩子會覺得你要懲罰他︶. .說明等待時間:跟孩子說明:「我現在要讓你自己冷靜一下,讓你不再那麼生氣,等一下我就會回來找你(最好是有個時鐘讓孩子看,知道長針指到幾的時候父母會回來︶.」 .和父母有情感接觸:當孩子不懂他為什麼被隔離的時候,而且在當下缺乏和父母的情感接觸時,他會覺得自己是被「關起來」,自然誤以為是一種「懲罰」,或是一種「不被愛」、「被拋棄」.(因此孩子在無理取鬧時,父母仍然可以表達:「你這樣讓媽媽很難過,所以媽媽要先讓你自己安靜一下,媽媽也要安靜一下.」︶ 創造抱持性環境的兩項原則:堅定與自由 上述的「抱持性環境」,正是心理學裡頭,對年幼孩子人格發展上所特別強調的基礎.但指的並不是極盡所能地寵小孩,不管他做什麼都要包容.而是不管孩子做了什麼錯事,在心理上還是感受得到:「自己這個人」是被家人所支持包容的. 至於如何創造抱持性環境呢?很簡單,當孩子鬧得不可開交、叫他做什麼他都不肯時,家長不妨交叉使用「堅定權」和「自由權」.例如,當孩子不願離開遊樂區而揮手踢腳、發脾氣: .自由權:「寶貝,媽媽知道你很想玩,但是我們真的要走了.你要自己走?還是媽媽牽你走?」(在情境的條件下幫孩子創造自由選擇的權力,但各種選擇都導向孩子該做的事.不要懷疑,雖然結果都一樣,有自由──對孩子的心理還是有差.︶.堅定權:發生在孩子仍然堅持不走、堅持哭鬧的時候,家長可以直接抱起孩子把他帶走.(你會發現,當離開了那個情境,孩子自己就會停止哭鬧了.︶ 孩子的邏輯很清楚簡單,當內心的快樂被阻擋時,他必然鬧脾氣反抗;但內心的在意程度,卻遠遠不如表面的脾氣來得大.會哭鬧許久、不輕易善罷甘休的孩子,常常是被大人處理的方式給「惹毛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一樣,但有些孩子卻真是這樣︶. 從這樣的觀察可以發現:能夠最迅速有效處理孩子鬧脾氣的父母,往往是最淡定的父母. 這些不能說或做‧「不要哭!」(禁止訊息)‧「不要亂生氣!」(不被理解)‧「你再這樣我要生氣了喔!」(不被接納)‧「你再這樣我要打你囉!」(會被懲罰)‧孩子沒有邏輯的脾氣不適合用打罵與懲罰,因為他們不懂被處罰的原因是什麼. 許皓宜咨商心理師孩子總是不按牌理出牌,讓你感到很焦慮、很挫折?最會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教父母聆聽、了解和善待自己及孩子,讓孩子在溫暖而堅定的親子關係中,尊重、學習與父母、自己及他人相處.36招情緒教養,讓孩子快樂,也讓父母快樂!教父母輕鬆搞定孩子的情緒,不當暴走爸媽! 博客來>>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754943許皓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知名諮商心理師.長期研究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是媒體節目長期邀請的心理學專家.曾出版<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人生不能沒有伴,找回各種關係裡的安心感><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如果,愛能不寂寞>等書籍.主持環宇廣播電台「從心聊聊天」節目.許皓宜Fb心理學與生活:https://www.facebook.com/Dr.Hsu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