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先為他人設想,勝過為自己,母性中存在著這種至高的情操.母親對孩子的愛無法用理智來說明,「母愛」是不求回報、無償的心理表現,是全世界最值得尊敬的情操. 我認為母愛的本質是「盲目」的,就算孩子犯了殺人罪,被全世界的人譴責,只有母親會站在孩子身邊,袒護孩子.無論孩子做了什麼,母親總是相信孩子有他的原因.這樣盲目的母愛或許很愚蠢,但也是崇高無上的. 我的母親生前曾對我說:「我不太明白你做的事情對不對,不過,我相信你.」行為的好壞,無關乎母親對於我寄予盲目的信賴.這可以說是慈悲堅定的情感,所以我不論活到幾歲都永遠深愛母親,就是這個緣故吧. 然而近年來,母性卻有「劣化」的跡象.例如只有孩子做到附加條件,才願意疼愛孩子的母親. 「我花了這麼多錢讓你念書,如果你不能考上好的大學,我的錢豈不是白花了?」「你哥哥很棒能夠進東京大學,你竟然不去學校,真是沒用的孩子.」像這樣讓合理性或交換條件介入親子關係,當然會使得情感的無償性變得稀薄. 許多父母把孩子當作「私有物品」,認為孩子是自己擁有的財產,所以企圖按照自己的想法教育孩子,乍看之下,這似乎是情感的表現,但其實是把孩子當作自我主義的對象,所以當孩子無法如願地依照計劃達成設定的目標時,便大發脾氣、不理或是無視孩子的存在. 這裡面養育子女的自我犧牲精神非常薄弱,只有很可愛、乖巧聽話、在校成績優良的孩子,才把他們當作寵物般地帶在身邊,藉此得到自我滿足,這是愛自己勝過孩子的教養. 也有這樣的母親:最愛的祖母因為感冒發燒,所以孫女便準備了冰枕,打算徹夜照顧祖母,結果母親把女兒叫到別的房間,要女兒「回房間好好用功」. 若光是這樣,倒也還能理解,但接下來母親竟然對女兒表示「你還有將來,但祖母已經沒多少日子了」,師友塾的這個孩子說,母親說的內容大致上是這個意思,只是更露骨.她露出十分悲傷的表情,找我商量. 「然後呢?你怎麼做?」「我就去二樓讀書了.」「笨蛋!讀書什麼時候都可以,照顧祖母的機會並不多唷!」和學生談過後沒幾天,母親果然如我所料地來抗議了:「請不要教我女兒一些奇奇怪怪的觀念!」 換句話說,現在的父母不是以「信任」,而是以「知識」或「理性」和孩子互動,弱化完全信任孩子的盲目與無償,只仰賴知識或理性來教育孩子,才會造成這樣的結果. 或許這是聰明的養育方式,不過,就孩子的立場來看,在無條件接納自己以前,父母以知識論斷自己的行為好壞,對孩子而言,是一件叫人窒息的事.父母不再是自己的庇護者,反而變成裁判行為的法官. 更何況,若是看穿父母所表現的親情,是以交換條件為基礎,或只是父母的自我陶醉,孩子也會感到不安,甚至疑神疑鬼.到頭來,信任的能力衰減,只剩下懷疑在親子關係中擴大. 20幾歲就定位因為脆弱更要強大:看不到結果還繼續努力,才是真勇氣李安說:脆弱是我的本質,與其說我的成功是從脆弱開始,不如說我是很勇敢面對我的脆弱!拒絕上學的小孩並非世俗所定義的弱者,只是在徬徨與迷惘中,認清了「再怎麼努力也不會有結果」的人生真相.所以,打破「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荒謬,永不放棄,奮起行動,脆弱的地方才是你最強悍的地方! 作者大越俊夫(OgoshiToshio)「師友塾」塾長.「國際教育學院(AIE)」院長.一九四三年出生於廣島縣尾道市,一九七三年修完關西學院大學美國文學研究科博士課程.曾就讀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一九七五年,於神戶市御影為拒絕上學及高中輟學的孩子創設「師友塾」. 本文獲出色文化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