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出處 http://0rz.tw/EMjuh今天是晴晴的2歲生日,蛋糕吃完、生日歌唱完,接著要面對的就是:如何與2歲孩子相處的課題.延伸閱讀:台北童年-美式慶生照歡度生日慶http://0rz.tw/rQNQr 其實從1歲半開始,晴晴就開始非常有自己的想法,自我意識開始慢慢抬頭,什麼事都想自己來.我天真的以為,這就是所謂的TroubleTwo?沒想到現在真的2歲,TroubleTwo的特徵發揮到極致啊!這真是挑戰父母極限的年紀,剛好讓晴晴媽咪可以練修養,教養孩子就像電動打怪一樣(比喻似乎怪怪的),關關都有打魔王要面對,我們就以輕鬆的姿態和心情,勇敢接受挑戰,再一一擊破吧! 什麼是TroubleTwo?有哪些行為表現呢?自我意識抬頭,相當有主見,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孩子覺得自己能做的事情更多,什麼都想自己嘗試看看.不喜歡受到約束、相當固執.自我心中、挑戰大人權威,不順從就哭鬧不止.討抱抱、賴在地上、會做的事情故意不做.以下是最近晴晴常出現的對話:我不要走這邊,走這邊!(姑娘,階梯很高啊!)我不要穿這件衣服,我要穿有貓咪的!(媽咪買的新衣服開始不買單了)我不要回家,到公園散步!(外面正下大雨)媽媽牽手.(我正在開車啊!)到7-11時說要吃香蕉,買到以後又說:我不要香蕉.(媽媽嘆氣)父母沒原則、不堅持就是掉入妥協模式的惡性循環孩子哭鬧→父母生氣動怒→父母讓步、妥協→孩子計謀得逞. 從上面的模式會教養出怎樣的孩子呢?長久下來,孩子會認為哭鬧就可以達到目的,若父母如果再想回到規矩、原則,就要花上加倍的力氣. 聰明父母怎麼做?該堅持的原則,一定要比孩子更堅持.父母說出的話,一定要做到;不說做不到的事.舉例來說,如果你現在不馬上起來,我們就立刻回家.如果孩子還是堅持賴在地上不起來,家長必須馬上走人,不能讓孩子覺得有轉圜的餘地. 最近要幫晴晴換尿布,她總是嘻嘻哈哈的說不要,還賴在床上,我跟她說趕快過來,不然媽媽要先去做其他的事,她還是繼續嘻嘻哈哈躺在床上,結果我馬上離開,她也馬上哀哀叫,但下次她就知道媽媽說的話會做到,不是隨便開玩笑,說說而已. 如何破解TroubleTwo?父母教養態度一致,堅持原則、規矩.孩子處於情緒不穩定的狀態時,先讓孩子冷靜再溝通:當下孩子在番的時候,跟他講道理實在很難聽得進去,不要說小孩了,就連大人有情緒的時候也無法溝通.所以等孩子冷靜後,再溝通會比較適當.這個動作非常重要,沒有做等於沒有解決,以後遇到一樣的事情,問題還是一樣發生. 不要是非題,而是選擇題:今天你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可以用選擇題的方式問他,減少讓孩子以No回應的機會.舉例來說:早上要出門時天氣有點冷,我希望晴晴加件外套,前幾天我問她:穿外套好不好?當然處於愛說不要!不要!不要!的年紀時,晴晴媽咪果然是自找麻煩,她上演不要穿外套的戲碼.後來我改變我的方式,問她要穿什麼顏色的外套?是條紋這件?還是黑色這件呢?她思考後終於選擇了她喜歡的外套,我終於達到地目啦! 設定合理、適當的標準:孩子試圖想自己穿鞋子、穿衣服、吃飯等,是訓練獨立自主的好機會,我們可以盡量放手讓他自己做,但如果是物慾的要求,就必須堅持原則限制.在沒有危險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做做看:放手沒有不好,適度地放手可以增強孩子自信心,提升獨立自主的能力.不管孩子能力有沒有辦法做到,我們都可以先放手讓他嘗試看看,前提是確定沒有危險,舉例來說,晴晴最近很想嘗試自己脫衣服,但那件衣服的設計是整排鈕扣,對於他目前的能力根本無法做到.這時候千萬不要說:拜託!你沒辦法啦!面對對孩子,盡量不要出現負向語氣(不、不要、不可以等),如果大人直接否定孩子能力,孩子反而越想自己做做看.那該怎麼做比較好呢?此時父母首要先平穩自己的情緒,以和緩的口氣跟孩子說:好!你自己脫脫看.待孩子自己發現自己無法做到時,就會心甘情願地尋求幫忙.了解孩子說不要背後的用意:事出必有因,先排除因生理因素,如肚子餓、想睡覺、不舒服等因素,再找出孩子不配合的原因、孩子的需求. 舉例來說,晴晴最近在喝牛奶時,刻意把蓋子打開直接喝,結果因為一邊端著杯子、一邊走路,杯子在蓋著的情況下,牛奶打翻一地.當下我思考,為什麼她堅持不要杯蓋?我想,是因為她看到我們平常喝水都直接端起來喝,而不是用吸管,所以她也想嘗試看看. 當下或許她能力沒那麼好,有辦法一手端著無蓋的杯子走(邊走邊拿裝水的杯子),或許可以協助孩子一起做,或是告預告孩子可能的後果,也讓他知道堅持後的行為後果,如:牛奶就真的打翻了. 多到戶外活動:2歲孩子的活動力、活動量大增,盡量多帶孩子曬曬太陽,參與戶外活動消磨體力,有利於正向情緒發展唷!正向口氣、多鼓勵、讚美:當孩子做出您不希望出現的行為時,以具體、正向的口氣告訴孩子該怎麼做,而不是責罵孩子不能怎麼做,給她清楚目標、方向,勝過於使孩子無所適從的責罵.當孩子完成預期目標行為時,一定要大大給予獎勵、讚美,讓孩子知道您希望、也喜歡她那麼做,如此才能達到建立正向循環、建立良好目標行為的目的.我是晴晴媽咪,一位特教老師.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或是晴晴的朋友們,請支持晴晴的粉絲團:晴晴成長日記,剛成立的粉絲團需要您的支持,這將成為我寫文章的動力,我將陸續分享關於教養、育兒經驗,與大家互相分享、彼此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