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由格子外面文化事業有限公司提供) 媽媽和爸爸,我到底要聽哪一個?夫妻角色互補,孩子更有安全感在一週的忙碌辛勞之後,可以暫時拋開工作,帶著孩子到社區附近的公園散散步,運動運動,可能是不少這一代父母,對週末來臨的一個期待.如此就近取樂的休閒方式,不論城鄉都有越來越普遍的趨勢,一來不需要太多花費,二來可以免去塞車之苦,輕輕鬆鬆就可以培養親子感情,可謂一舉數得. 在這例子中,我們看到這對父母應該是很重視親子互動關係,只可惜原本美好溫馨的家庭時光,卻因為夫妻兩人對於孩子的要求與規範有不一樣的看法,最後弄得一家三口乘興而去,敗興而歸.類似像這樣因管教而引發的家庭變奏曲,似乎還不少,許多教養問題表面看來雖小,卻茲事體大,因為其中涉及基本價值體系的問題,而價值觀的不同,最容易引起人與人之間的爭執.以這例子來說,夫婦二人其實都很愛孩子,可是他們愛孩子的定義和方式顯然很不一樣,認知的上差異反映出他們對於學齡前幼兒的發展具有很不一樣的藍圖與信念—媽媽認為訓練孩子生活上的自理能力很重要,爸爸則認為孩子還小,自己不會做,大人需要給予很多的協助.再者,媽媽認為約束孩子在物慾上的需求是必要的,而爸爸則傾向認為,又不是買不起,只要孩子高興喜歡,買給他又何妨. 由於傳統以來,社會對母職和父職的責任與角色,有不同的期待,再加上各人成長背景與經歷的差異,很容易使得母親與父親對孩子在管與教方面,有不同尺度與向度的要求,這樣的不同並不代表誰愛孩子比較多,誰愛孩子比較少.可是當父母在孩子面前態度不一致時(例如媽媽說自己穿,爸爸說我來幫你;媽媽說不要買,爸爸說沒關係),長期下來,孩子會如何解讀父母這樣分歧的訊息呢? 例子中小傑的感受—「媽媽不愛我,爸爸比較疼我」,讓我們不能不去想想:父母態度的不一致所帶給孩子的負向影響,可能是遠超過大人所能預期的.例子中的爸爸看來是個性老實的新好男人,樂意花時間陪孩子,太太生氣了也不被激怒,也並非有意挑撥母子的感情.可是就像前面不斷強調的,說者無意,聽者有心,再加上他回應孩子的方式幾乎都是「照單全收,有求必應」,對照媽媽在挫折與生氣之際,總是選擇丟下懸而未決的問題拂袖而去,這種種情勢很難不造成孩子對「什麼是愛」有所誤解.不過,媽媽的氣話(有本事就不要靠我)倒也道出了不少職業婦女在家庭與工作之間,在時間與精力上,進與退之間的一些困境.不歡而散的互動如果長此以往,留給爸爸的可能是心理上的一份無奈,而留給孩子的卻可能是一份罪惡感:「我又害爸媽吵架了?」和不安全感:「媽媽不愛我?」 接受看法存在差異的事實,平時多溝通以期立場一致,一黑一白易導致孩子投機心理承認問題的存在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受到個人成長背景、主觀經驗和接觸到的資訊影響,夫妻之間對於「什麼樣的幫助對孩子可能適得其反?」「什麼樣的限制與要求對孩子是必要的?」等問題難免會有不同的看法.為了讓孩子能在和諧的家庭氣氛中成長,為人父母者需要在平時問題還沒有發生時,多多交換意見,溝通彼此的看法,也試著避免把焦點放在說服對方去接受自己的觀點上,而多用心去了解對方為何會有那樣的想法,試尋求一個雙方可以接受的基準點.這樣的過程在每一個家庭應該都是一個長期努力的目標,多一份了解,就能多一份包容,少一份衝突.在孩子的面前,夫妻如果有不同的意見,最好能尊重與配合先介入之一方的處理方式,等事後孩子不在跟前時,夫妻再針對所發生的事進行溝通.否則像例子中的夫妻,在孩子面前教養原則不一致的狀況,很容易形成一人扮黑臉一人扮白臉的局面,隨著經驗的累積,孩子會懂得察言觀色,養成西瓜偎大邊(凡事有爸爸給我靠)的習性,也學會了以感情作為交易和威脅的條件(我跟你好,你買玩具給我,不然我就不喜歡你).這樣的投機性格絕對會影響及反映在孩子與他人相處的關係上,影響之深,父母不能不慎! 雙薪家庭生活忙碌,夫妻角色需要互相幫補雙薪核心家庭是台灣目前最典型的家庭結構,許多夫妻基於經濟及其它因素的考量,不得不雙雙投入職場.在不少家庭中,夫妻因著工作性質的關係,兩人所能騰出陪伴孩子的時間和心力可能並不等量.在這種情形下,孩子很容易對付出較多的一方,發展出較親密的感情和依賴,這都很正常.可是,父母須留心,不要讓不對等的親子關係,變成對另一方無形的距離與排拒. 像例子中的小傑,對爸爸的依賴與信任明顯較深,當他對媽媽「喜不喜歡他」有所懷疑時,爸爸需要將媽媽的心意、苦衷或個性,委婉解釋給孩子明白,光是一句「有爸爸愛你」,並不能解開孩子心中內心的困惑,因為父愛和母愛對孩子來說,絕對是一樣的重要.為了讓孩子從小可以對父母的愛有足夠的安全感,夫妻之間不宜在孩子面前數落另一半的不是,也應避免因為自己付出的時間較多,而將孩子當成爭寵與較勁的籌碼.較常在家的一方,不妨多擔待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另一方,在與孩子言談與互動之間,試著讓孩子可以明白:爸爸(媽媽)雖然比較少時間陪你,可是他(她)一樣愛你.至於夫妻之間對於「該花多少時間陪孩子」可能會有不同的看法,比較可以投入的一方何妨能者多勞,帶頭營造氣氛,製造機會. 把握生活中的機會,讓孩子透過自助、自制,培養信心學齡前孩子的可塑性與學習能力是很強的,可是如果父母過度的呵護與不捨,反而容易剝奪了孩子學習與成長的重要機會.例子中的媽媽鼓勵孩子自己脫鞋子,絕對是一件很好的事,爸爸如果可以附和媽媽的意見,鼓勵小傑在類似的事上自己動手,這樣的經驗對小傑在自信心的培養,其實是非常有幫助的—「耶!我自己可以做到,自己完成」.至於幼兒在物質需求上的自制,是父母在物質生活豐沛的現代社會中,另一個很實際的教養挑戰.例子中當媽媽拒絕小傑的要求時,需要爸爸的配合:「爸爸買的當然就等於是媽媽買的.爸爸也覺得你目前並不需要再買玩具.」好的玩具固然可以提供孩子無比的樂趣,對孩子的發展也具有不可忽略的功能.可是玩具再好,都無法取代父母本身對孩子的價值—「給孩子你自己,遠勝過給孩子買最流行、最貴的玩具.」父母在買玩具給孩子的事上,最好能有一致的原則,尤其應避免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樣會讓孩子視買玩具為理所當然.反之,試著去引導孩子從小學會珍惜與滿足是重要的,否則玩具再多,永遠少一樣.我常跟我的孩子溝通一個觀念:「別人有的,我們不一定也要有.有錢,不是就隨己意花費,而是能用在更有意義的事上.」這樣的價值觀養成不易,但卻並非不可能.自制能力的培養,足以幫助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抗拒現代社會過度物質化的誘惑,學會滿足於自己所擁有的,安然於自己所設定的生活模式,而不會羨慕他人在物質上比自己豐沛. 管教,原來可以很幸福只要把握一點小訣竅,讓孩子喜歡被「管教」,甚至「越管教,越親密」!孩子詮釋世界的方式其實和大人是非常不一樣的!有時候我們一個無心的回應或動作,都可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永久的副作用…….「愛孩子,可以不傷害孩子.」只要你願意開始換個角度聽聽孩子怎麼說、常常給予孩子適切的鼓勵與支持、多一點同理心,你將成為孩子最喜歡的朋友與榜樣!作者簡介劉慈惠致力於推動品格教育,現為豐盛品格培訓中心執行長.曾歷任台南新化高中老師、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主任及教授,更擔任過美國威斯康辛州幼兒園課程的老師、主任,同時也是美國哈佛大學、史丹佛大學訪問學者.其主要研究領域為親子關係、品格教育、家庭教育、家庭與學校合作關係,因其深入淺出的論述,時常受邀至好消息電視台,成為<幸福來敲門>客座來賓、<幸福學堂>講師,並廣受好評. 本文獲格子外面授權 購書連結>>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