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不停時,溫柔的擁抱比什麼都有效近來許多人在爭論「隔離法」(time-outs)的使用方式,我因而注意到,一般懲罰技巧的目的都是控制行為,而非支持連結與溝通.限制年幼孩子的行為是必要的.設立限制理應是一種教導,而非控制.父母的重要職責之一,是創造包容的環境,讓孩子覺得安全,能在這樣的環境下控制強烈的情緒.但我們要如何設下限制,才能促進健康的發展呢?精神科醫師丹尼爾.席格(DanielJ.Siegel)是人際神經生物學領域之父,他點出了一般懲罰方法的不足之處.在出版了<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一書後,席格與其同行蒂娜‧布萊森(TinaBryson)一起在<時代雜誌>發表了一篇名稱挑釁的文章:「隔離法正在傷害你的孩子」.他們在文章中寫到:問題在於,孩子總是非常需要連結.數十年來的感情研究證實,我們在覺得焦慮時,會特別想和在乎我們的人相處,並接受對方的安撫.但在孩子失去情緒控制時,父母常會把他們關在房裡,或者要求他們坐在「罰坐椅」上,讓孩子在覺得焦慮時必須獨自承受. 席格提倡「連結法」(time-ins),建議父母將孩子不受控制的感覺視為教導的機會.連結法的核心在於,父母要能夠辨認並控制自身的強烈情感.我們無法透過盛怒之下給予的處罰,教會孩子如何控制情緒. 蘿拉每天都會把三歲的兒子奧立佛帶進他房裡隔離好幾次.他們整天都身陷衝突之中.蘿拉在奧立佛表現出問題行為時(例如想要在晚餐前看電視)告訴他:「如果你再問一次,你就要回去你房裡.」可想而知,奧立佛當然會再問一次,接著在母親把他帶進房裡隔離時生氣地又叫又鬧,亂踢亂打.蘿拉不懂奧立佛為什麼會不斷重複這種反應.「他為什麼就是不聽話?」她問. 我在診療時並沒有把焦點放在奧立佛的「對抗」行為上,而是讓蘿拉與她的丈夫伊森有機會從頭說起他們的故事.我一次次地發現,說故事這個簡單的步驟,可以引導父母從不同角度理解眼前的事件.他們倆人都放鬆了下來,蘿拉褪去了防禦與氣憤的態度.伊森看起來憔悴而緊張,他遲疑地看向妻子,接著坦白地告訴我,他很擔心蘿拉的情緒狀態.她很容易生氣,一生氣就會對奧立佛吼叫,她在覺得無法控制狀況時會直接離開,讓奧立佛一個人獨處.蘿拉一開始不太確定她的問題是否與奧立佛的行為有關,但在放鬆下來後,她承認她很擔心自己的怒氣.她曾罹患過抑鬱症,在奧立佛出生後,缺乏規律睡眠對她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她知道奧立佛的行為會刺激到她,也知道自己必須想辦法控制自己的感覺.對奧立佛來說,母親生氣帶來的壓力以及隔離法帶來的疏離感,讓他陷入了惡性循環之中. 在診療時,蘿拉有充裕的時間可以看清,自己與孩子的這套行為模式是沒有意義的,並從奧立佛的角度理解他的經歷.這讓蘿拉能夠聽進我的建議,用別的方法協助奧立維的失控行為,而非一味隔離他.正如我們在書中一再看到的狀況,奧立佛的行為並不代表他出了問題,這是他的表達方式,他試著告訴母親:「我想要和你有所連結,但我不知道該怎麼做.我需要你在我遇到這種巨大而痛苦的感覺時給予協助.」 在席格的書籍出版後,當年的美國心理學會年度會議中,就有一整個研討會是在討論這個主題,研討會的名稱是「孩子需要正向照顧與正向隔離—對於新書<教養,從跟孩子的情緒做朋友開始>的回答」.這場研討會中都沒有人討論到情緒,眾人都把焦點單獨放在行為上.若我們能把孩子視為具有想法與感覺的個體,並意識到孩子的行為有可能會激怒我們的話,我們就應該在討論孩子適合哪種處罰時,把父母與孩子的感覺都含括在內. 席格博士提出的重點在於,不要讓孩子獨自面對失控的情緒.不好的並不是隔離法本身,而是被拋棄的感覺可能會造成的傷害.當孩子在哭鬧時不斷被拋棄,無論是生理上的還是情緒上的,都有可能會造成創傷.他無法學會如何控制自己的感覺.在這種狀況下,哭鬧的頻率與強度很有可能會上升. 對年幼的孩子而言,在他們咬人或打人時就事論事地隔離他們,可以讓他們知道這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大部分的孩子,包括十八個月大的孩子都能理解事情的成因與後果,只要在教導過程中保持邏輯一致,他們就能很快學會.相較於孩子無法理解的口頭解釋,指定一個特殊地點(避免設置在嬰兒床或房間裡)能讓孩子更快理解狀況.孩子通常會在哭鬧時失去思考能力,就算是年紀較大的孩子也一樣,因此比起講道理或解釋,更有效的方式是溫柔地抱住孩子並用柔和的語調和他說話.在哭鬧的當下指出孩子的感覺如何,可以協助孩子將感覺與文字連結起來,讓他們感到安慰與被理解.這種形式的隔離不會讓孩子覺得生理上或情緒上被拋棄. 但首先,父母要先能控制自己的感覺.我建議父母可以在憤怒時想辦法讓自己冷靜下來,例如看看窗外或者深呼吸.唯有如此,父母才能協助孩子辨認並包容他自己的強烈情緒. ﹝延伸閱讀﹞寶寶大哭媽媽也崩潰?不是你的錯,請這樣做…歷經流產、不孕的父母,容易陷入育兒恐慌沉默的孩子:那些太快被貼上「病症」標籤,從此被迫掩蓋真我,與世界失去聯繫的孩子們沉默的孩子,多數都是被迫緘默的孩子孩子所有失序行為,都是企圖與你溝通的信號急於把失序行為貼上焦慮症、自閉症、ADHD標籤,進入治療可能會錯失孩子本來透過失序行為,想要向你傳達的情緒真相25年兒童行為心理學博士臨床經驗公開<背離親緣>作者安德魯.索羅門大力推薦亞馬遜書店五星好評﹝教養觀點話題書﹞「本書激勵人心、一針見血,是包含了耐心、謹慎與專注的讚美頌,在現今的數位世代中當屬罕見的作品.現今的醫療制度充滿了生物學與統計數字,這本書可說是警世的呼籲.有人認為情感與治癒要花太多時間,但克勞蒂亞‧高德博士創造了一個有智慧的家庭關係宣言,告訴我們該如何走向更好的家庭關係,她以簡潔優雅的文字讓讀者更加理解,那些我們原本對孩子就能感受到的愛.」──<背離親緣>作者安德魯.索羅門孩子的行為,包含許多看似脫序的徵兆,都是他的一種溝通方式.而現代的教養文化重視快速解方、行為管理、專業評估與藥物治療,許多父母習慣把孩子的行為當「問題」來解決,然而這些本來是想與你溝通的訊息,若不慎解讀錯誤,那麼孩子與你的連結,就會在疏忽的那些瞬間一點一點斷線,並漸漸變得沉默.沉默的孩子,不一定是「不說話」的孩子,他們只是會慢慢無法再展現真我,放棄與世界溝通. 了解更多:博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