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糖糖類是食物中常見的成分,更是人類的熱量來源之一,近年來有不少資訊提及「糖」的攝取和過動症有關,有些家長深信自己的孩子食用甜點零食後會出現過度的興奮感(sugarhigh),因而嚴格限制孩童的甜食攝取;但也有些人認為糖同時存在天然的食物當中(例如水果),糖份的攝取應該不會引發過動才是.前幾年,一位媽媽在自己的blog以及親子天下嚴選網站中分享自己家中的經驗,文章標題分別為「今天,我把甜食全丟了!」、「戒糖報告:有糖沒糖差很大!」、「戒糖報告2:過年「特別番」」,當時不少朋友在FB大肆轉載,分享這幾篇文章.過去我就聽過sugarhigh這回事,身邊許多有幼兒的媽媽朋友很堅持不給孩子任何甜食和巧克力,因為擔心孩子過動.我明白甜食並不健康,但吃糖就會引起過動這樣的論點,我一直覺得只是一種心理作用、教育方式的結果,又或者是少數的個案才會有這樣的因果關係.但因為太多朋友轉貼這位部落客的文章,我就認真看了一下.文中的父女二人只要碰了甜食就會情緒非常不穩定,變得很不理性,且會上癮似地無法控制自己想要繼續吃甜食的慾望,戒除含糖食物時會出現戒斷症狀,情緒的波動不但使得當事人難受,身邊的人也很辛苦.我看完這幾篇文章,心一驚!糖真的這麼可怕?什麼是過動症?ADHD(AttentionDeficitand/HyperactivityDisorder)為「專注力不足過動症」之縮寫,在台灣通常被簡稱為「過動症」,患者通常在七歲以前就會出現症狀,不少在學齡前就會出現,學齡兒童的ADHD盛行率為3~10%,約有一半的ADHD兒童症狀會持續到成年.雖然我們簡稱ADHD為過動症,但其實ADHD包含兩大類的症狀,分別是注意力不足以及過動/衝動,大部分的患者同時具有兩類症狀,也有不少患者以一類症狀為主.ADHD的診斷需要家長的協助觀察以及醫生的評估,須排除其他原因且症狀持續長達六個月以上才可能為ADHD.診斷症狀包括(1)注意力缺損:粗心大意、無法持續做一件事、心不在焉、無法完成指示、要人提醒才能完成工作、逃避或排斥需要專心的工作、常掉東西、容易分心、忘記每天該做的事,(2)過動:坐不住、動來動去/離開座位、不當奔跑或爬上爬下(或出現煩躁不安的表現)、無法安靜、隨時想動、不適切地插話,(3)衝動:急性子、插嘴、無法等待、中斷或介入別人的活動,在不同年齡與階段,症狀特徵會有不同.這些症狀會在兩個以上的場合出現(例如學校與家中),且對社交、學業、職業造成困難.發生ADHD的原因目前認為除了原發性/遺傳性的因素外,腦部的病變、神經系統的感染、代謝異常、或是藥物的作用都可能引起注意力不足與過動/衝動的症狀.ADHD的患者除了在學習或工作上出現障礙,也會有社交上的困難,建議接受適當治療,利用藥物、行為治療、教育介入治療、社會治療等方式改善學童的行為,以避免對日常生活與學業或事業造成長遠的影響.若沒有經過適當的治療,隨著年齡增長還可能出現焦慮症、憂鬱症、體化症、藥物濫用、飲酒、甚至是自殺等問題.吃糖真的會造成過動?1970年代,已經有學者開始針對蔗糖進行研究,例如在1973~1976年間進行的研究就發現,過動孩童攝取蔗糖後血液生化值與正常孩童有差異,包括:27%的過動孩童血比容較低、86%的過動孩童嗜酸性白血球(eosinophil)過高,葡萄糖耐受試驗中大多數的過動孩童都出現異常結果,50%的血糖曲線較平緩,15%的血糖曲線則是竄升過高又急遽下降,11%的孩童血糖過高但下降過緩,這一群的孩童中有超過半數在尿液中出現了膽固醇和葡萄糖,另外有11%的孩童血糖上升平緩但最終的血糖值過高.1980年,美國一個研究中收了28位過動孩童(4~7歲)以及26位正常孩童,由家長協助孩童進行7天的飲食紀錄,並讓孩童待在一個玩具間中,利用錄影的方式觀察孩子在房間中的活動情形,並分析飲食與孩子的行為相關性.結果發現,含糖食物的攝取和過動孩童的行為間有顯著的相關性,每天攝取的含糖食物總量、每天攝取的含糖食物與精緻醣類總量、含糖食物與營養食物的攝取比值、以及精緻醣類與營養食物的比值,和孩童的破壞攻擊行為以及不安行為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非過動孩童的破壞攻擊行為與不安行為和飲食之間沒有相關性,但孩童在玩具間的四個象限之間轉換的次數則和含糖食物的攝取量有顯著相關,可見非過動孩童的行為也可能會受飲食影響.但從這個研究中僅能了解飲食和行為之間有相關性,且過動與非過動孩童之糖類攝取與相關行為不同,可能和孩童的糖類代謝有關,或是有其他變因影響含糖食物的攝取與行為的關係.一個南韓的研究收納了107位學童,其中有8位男童與1位女童經評估後被列為ADHD高風險群.調查結果發現,正常組的維生素C攝取為DRI的143.9%,但風險組的維生素攝取僅有DRI的65.5%,飲食中攝取到的簡單醣類,正常組為58.4公克、風險組為50.2公克,佔了每天醣類攝取的12.5%,超過WHO的建議(10%以下).整體而言,ADHD高風險學童從水果中攝取的糖類和維生素C都較少,總飲食中的糖類攝取在兩組間沒有差異,此研究未能證實糖份的攝取和ADHD的形成有相關性. 堆疊幸福的親子餐桌:幼兒飲食專家帶你做出50道營養滿分的健康料理台大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專為1~12歲孩童量身打造!◆營養知識×食育教養×健康食譜◆本書針對「挑食、長高、咖啡因、早餐、吃魚、零食」孩童六大成長關卡,一一破解營養迷思. ※購書即贈優質親子餐廳MONEYJUMP主廚甜點伴手禮兌換券!﹝MINIWARE專書優惠活動﹞可於https://goo.gl/vz75qB購買MINIWARE兒童學習碗商品,輸入折扣代碼familytable即享9折優惠(即日起至2018/01/31止)博客來網路書店 https://goo.gl/oaYFQ6秀威網路書店 https://goo.gl/h22YKy七大主題烹飪影片﹝怎樣吃才能長高?﹞香蔥雞湯拉麵 https://youtu.be/-w5d0N2vwNw﹝孩童早餐應該吃甚麼?﹞彩蔬歐姆蛋 https://youtu.be/-TJWq43obe0﹝孩子吃魚會比較聰明﹞魚鬆 https://youtu.be/gdU_EKFYy_I﹝適合小孩的無咖啡因飲品﹞水果優格 https://youtu.be/HDI9Oj-zq30﹝輕鬆面對孩子的挑食﹞蜂蜜照燒雞翅 https://youtu.be/ybVFoDABdLQ﹝懶人烹煮法,30分鐘也能快速上菜!!﹞南瓜滷五花肉 https://youtu.be/xV6j6Z42Xjk﹝零食與過動﹞蜂蜜燕麥葡萄乾餅乾 https://youtu.be/ICId4w1n4Z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