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編輯/媽咪拜編輯部食物中毒,一個常見於我們生活中、最容易被忽視的疾病.如果食物不新鮮、食物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生食與熟食交叉感染等,很有可能導致食物中毒.究竟食物中毒原因是什麼?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食物中毒吃什麼?本篇一次告訴你.什麼是「食物中毒」?根據<衛生福利部>資料顯示,將食品中毒定義如下,只要符合其中一項,就稱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1.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2.因肉毒桿菌毒素而引起的中毒症狀,且從身體檢驗出肉毒桿菌毒素.3.由可疑的食品檢體檢測到相同類型的致病菌或毒素.4.攝取食品引發急性食品中毒,例如如化學物質或天然毒素中毒等,即使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5.經流行病學調查推論為攝食食品所造成.食物中毒分4大類,台灣以細菌性食物中毒為大宗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病因物質分為4大類,分別是:細菌、病毒、天然毒以及化學物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民國70年至107年食物中毒發生狀況的資料,最常發生食物中毒的3個地方為營業場所、學校以及家裡,最常發生食物中毒的月份是5至9月,因為台灣高溫且潮濕的環境最適合微生物生長,加上食物烹調保存不當,容易發生食物中毒事件.1細菌腸炎弧菌、肉毒桿菌、霍亂弧菌、沙門氏桿菌、仙人掌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病原性大腸桿菌.2病毒諾羅病毒.3天然毒(1)食物(動物或植物)並非遭微生物或化學物質汙染,而是本身就含有毒素.(2)河豚毒、組織胺、黴菌毒素、植物性毒素、麻痺性貝毒.4化學物質農藥、重金屬、非合法使用的化合物.細菌性食物中毒分7種,感染途徑一次看台灣常見的細菌性食品中毒,其原因食品如下表.1腸炎弧菌海鮮.2肉毒桿菌(1)低酸性罐頭食品,例如:肉醬、魚類、花生.(2)肉類加工品,例如:香腸、火腿.(3)真空包裝食品,例如:豆干、素肉、素肚、素火腿.(4)醃漬食品,例如:自製醃肉、自製醬菜.3霍亂弧菌生鮮或水源被霍亂弧菌污染.4沙門桿菌(沙門氏桿菌)受汙染的畜肉、禽肉、鮮蛋、乳品及豆製品等.5仙人掌桿菌(1)米飯或澱粉放置室溫,放的時間過長是常見的汙染途徑.(2)香腸、肉汁等肉類產品,濃湯、果醬、沙拉、布丁、甜點、乳製品.6金黃色葡萄球菌傳染途徑為「不用再加熱的加工食品」,蛋製品、生菜沙拉、三明治.7病原性大腸桿菌受糞便汙染的食品或水源.食物中毒症狀有哪些?不同媒介,症狀略有不同常見的食品中毒症狀包括:發燒、頭痛、噁心、嘔吐、腹痛、腹瀉以及虛弱等,有時伴隨血便或膿便.這也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症狀.不同媒介,食物中毒症狀略有不同.細菌性食物中毒症狀比較特別的食物中毒症狀,以肉毒桿菌來說,除了上述症狀外,還可能發生:昏睡、眼瞼下垂、全身肌肉無力等,嚴重者可能會因呼吸無力衰竭而死.仙人掌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分2種傳染途徑,其中毒症狀也不同.仙人掌桿菌食物中毒可細分為嘔吐型和腹瀉型.嘔吐型潛伏期短,約0.5至6小時,原因食品大都和米飯類和澱粉類製品相關,蒸煮或炒過的米飯放置室溫,貯放時間過長為常見污染途徑,主要症狀是噁心和嘔吐.仙人掌桿菌另一種是腹瀉型,潛伏期較長,約6至15小時,原因食品主要是香腸、肉汁等肉類產品,濃湯、醬汁、果醬、沙拉、布丁甜點及乳製品亦常被污染,症狀有水漾腹瀉及腹痛,以腸炎表現為主.霍亂弧菌主要以糞口途徑傳播,感染途徑為吃到受病人或帶原者的糞便或嘔吐物污染的食物;或吃到被霍亂孤菌汙染的海鮮,容易造成水漾腹瀉、腹痛以及快速脫水等症狀.建議生鮮應徹底煮熟、加熱,砧板生熟食分開處理.病毒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狀有些動物、植物本身就帶有毒素,例如:河豚、貝類、毒菇類以及發芽根莖類,民眾吃下帶有毒素的食品時,會出現嘔吐、神經系統麻痺、血壓下降等症狀,嚴重者可能會讓呼吸停止.天然毒引起的食物中毒症狀噁心、頭痛、嘔吐、腹瀉、神經麻痺是常見的食物中毒症狀,嚴重者還會感覺麻痺、血壓下降、肌肉鬆弛,甚至引發呼吸停止致死.化學物質食物中毒症狀主要原因為食品中含有化學物質、農藥以及非法食品添加物等,長時間下來可能會導致身體器官病變.食物中毒,不一定所有症狀都會同時發生,年齡、個人健康、引起食品中毒的致病原因種類,以及吃了多少被污染的食品等因素,都會影響食物中毒症狀及嚴重程度.每個人病程時間不同,一般食品中毒的症狀通常會持續1到2天,有些人會持續1週到10天,抵抗力弱的人症狀會比較嚴重,嚴重者可能死亡.8招預防食物中毒病從口入,如果沒特別注意,容易把帶有細菌、病毒的食物吃下肚,那麼,該如何預防食物中毒呢?請參考下列8點:1.勤洗手料理食物前,用餐前、如廁後都應把手洗乾淨.2.砧板分生食、熟食專用沙門菌生命力強,處處有它的蹤跡,所以生食、熟食一定要分開處理.3.食物要完全煮熟、適時加熱肉毒桿菌的毒素在100℃加熱10分鐘後失去活性,但許多細菌產生的毒素很耐熱,例如沙門氏菌在55℃時須經60分鐘才能殺死,60℃時須經15至30分鐘才能殺死,70℃時須經5分鐘才能殺死.金黃色葡萄球菌產生的毒素在高溫烹煮過後,仍不會被破壞.5.吃不完的食物放冰箱沙門菌繁殖最適合的溫度是37℃,代表台灣平均室溫下就能大量繁殖,因此,將食品冷藏、冷凍,能有效控制沙門菌在食品中增長.4.觀察罐頭食品有無異狀為了避免肉毒桿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如果罐頭食品有膨罐的情況,不可食用;開罐後若發現有異味,不要勉強食用,以確保安全.5.自製醃漬食品,食用前要加熱儘量不要自行醃漬食品,若要自製,食用前應將食物煮沸至少3分鐘,且充分攪拌,最好以100℃加熱10分鐘以上.6.勿吃來路不明、未標示完整的食品,也別亂吃野菜選擇信譽良好的商家,避免購買來路不明且未完整標示的食品,無論是路邊攤還是餐廳,應謹慎挑選衛生優良的環境用餐.有些民眾採集野菇、野芋,當成一般菇類或芋頭來吃,卻不知道誤採了「非供人類食用」的食物,有些食物含有毒素,難以透過烹調去除,就算吃一點點,就有可能終毒.7.別吃走味的隔夜餐點、腐爛變質的食物.食物長期放室溫下易引發細菌增長.此外,冰箱不是防腐劑,不是放冰箱就永遠不會壞.8.烹煮食物前一定要多清洗幾次.在家烹煮食物前應清洗乾淨並徹底煮熟,以避免造成植物性天然毒食物中毒,包括:樹薯、苦杏仁、竹筍、皇帝豆、金針菜、黃豆.食物中毒怎麼辦?以清淡食物為主確認為食物中毒的患者須立即送醫,並將其剩餘食品、嘔吐物和排泄物送至衛生單位進行檢驗.禁食雖然可以讓胃充分休息,但還是建議患者可吃些較清淡的食物,例如:白土司、白饅頭、白粥等.(資料來源:衛福部)Q1:米酵菌酸是什麼?A:米酵菌酸(Bongkrekacid)是一種強烈的呼吸毒素,最開始是在印尼被發現,因當地名為Tempebongkrek傳統椰子發酵餅導致數起中毒事件;另外,米酵菌酸也會出現在米製品,都是發酵過程被罕見細菌唐菖蒲伯克氏菌(Burkholderiagladioli)污染.米酵菌酸引發的食物中毒多以中國大陸報告為主,而且都和發酵食物有關,過去台灣、日本、韓國從來沒有發生過,直到台灣知名素食餐廳寶林茶室發生食物中毒事件開始受到關注,專家推測可能是米酵菌酸毒素所致,但真正原因仍在調查中.Q2:米酵菌酸引發食物中毒有哪些症狀?和仙人掌細菌有何不同?A:米酵菌酸和仙人掌細菌的腸毒素都是粒線體毒素,粒線體是人體細胞能量的直接來源,粒線體急性損傷會造成猛爆性多器官衰竭,所以臨床上米酵菌酸和仙人掌細菌毒素症候群很難區辨,都有昏迷、肝、腎衰竭、休克、無發燒現象,然而,米酵菌酸比起仙人掌細菌毒更猛爆,如果死亡和重症人數愈來愈多,米酵菌酸的機會就更大.Q3:米酵菌酸有多可怕?A:即使是極少量的1.5毫克米酵菌酸也可能致命,過去的爆發事件潛伏期範圍為0.3至16小時,30%至100%會在短時間內導致迅速死亡.此外,米酵菌酸無法透過加熱殺菌,即使攝氏120度加熱1小時,毒性仍在,且無臭無味,外觀上跟正常食物一樣.Q4:米酵菌酸有解藥嗎?A:臨床上沒有所謂解毒劑,僅能依靠支持性療法.治療部分,抗生素使用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ceftazidime,carbapenems,fluoroquinolones,minocyline都可以殺死細菌,然而致死最大的原因是毒素,不是細菌,光殺菌無效,如果要移除毒素,透析是一個方法卻無濟於事.因為只需要1.5mg就足以致死,利用器官支持期待自我康復,是目前唯一可行.Q5:米酵菌酸容易出現在哪些食物?A:短期內對於不是新鮮烹煮,而是重複加熱的米和麵主食都要小心避免.米酵菌酸常出現在9種食物,包括「腸粉、河粉、米線、濕米粉、濕冬粉、久泡木耳、久泡銀耳、涼皮、發酵玉米麵」,共通點都是長時間發酵或泡發的食物.此外,如果食材的環境不好、原料變質或儲存不當,也可能滋長米酵菌酸.(資料來源:衛福部資訊處處長、前台大醫院急診醫學部主治醫師李建璋;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顏宗海、維基百科、中央社、程涵宇營養師)延伸閱讀:3歲以下最容易中標!沙門桿菌恐引發敗血症,如何預防?10天大嬰兒染沙門氏菌併發敗血症,疑家長餵食未洗手引起沙門氏菌症狀有哪些?發燒、拉肚子拉沒停?10招預防沙門氏菌感染你對「諾羅病毒」了解多少?飲食、隔離、病程…這篇通通有!食物中毒最常發生在秋季:注意這3個小地方!本編輯部所發表之文章,均由媽咪拜(MamiBuy)及其他相關著作權人依法擁有其法律權益,若欲引用或轉載網站內容,請以分享原網址之方式,與本公司來信接洽,違者將依法處理.聯絡信箱:socialmamibuy.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