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尾錢
祭改
跳蚤咬
避孕環
止咳方法
拜土地公
息咳寧
斷掌
檸檬酸
口水疹
白包金額
止咳

懷孕生產流程有哪些?了解4大產程,放鬆心情迎接寶貝!

約莫在孕期37週時,只要出現規律性宮縮(陣痛),就表示能進入產程囉!一般來說,生產方式分為剖腹產和自然產,剖腹產是因孕媽咪有前置胎盤、嚴重高血壓,或寶寶胎位不正、過大等因素,通常在37~38週進行。自然產則有4個產程,也是大部分媽孕咪傾向的生產方式,不過在自然產過程中,有時一些突發狀況,在顧及媽咪與寶寶的安全下,醫生會從建議改為剖腹產喔!

自然產4大產程!熟悉各階段重點,生產不緊張!

自然產分成四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搭配的醫療措施,只要了解過程、做好心理建設,進產房時也較能輕鬆應對。

第一產程:從「規則陣痛」到「子宮頸全開」

子宮頸全開的時候,大約10公分(俗稱的「開五指」),這時就可進產房生產。但第一產程所需的時間,每個人都不一樣,分為潛伏期跟活動期。「子宮頸開到3公分」叫潛伏期,第一次生產的媽咪(又叫初產婦)需要比較久的時間,最長可達20個小時。而「子宮頸從3公分開到10公分」則叫活動期,對已經生產過的媽咪(又叫經產婦)來說,這時候子宮頸的擴張速度會比較快一些。

Q:第一產程還會做什麼事呢?

A:在第一產程,醫護人員會幫媽咪裝上胎兒監視器,用來評估媽咪的宮縮情形與胎心率,以隨時掌握情況。通常陣痛的不適感會讓媽咪亂了手腳(尤其是初產婦),醫護人員也會適時指導拉梅茲呼吸法,幫助減緩疼痛。而有些人會自費施打的減痛分娩(可減少六、七成以上的疼痛感),則會在子宮頸開3~4指時進行施打。

另外,多數人都聽過的吃全餐,通常發生在第一產程,也就是原本預計自然產、卻因一些突發因素不得不改為剖腹產(例如產程遲滯、寶寶發生緊急狀況等),導致一次體驗自然產與剖腹產的過程。

第二產程:從「子宮頸全開」到「寶寶分娩出來」

開五指後,寶寶的頭也會漸漸跟著下降、壓迫到媽咪骨盆,出現「想排便」的感覺,因此不自覺會想用力。這時,媽咪不能只是一股勁兒地用力擠出寶寶,而是要配合「宮縮」才能正確使力。媽咪可以抓著產檯兩側的把手,聽從醫護人員指示,憋氣、眼睛看肚子、像排便一樣用力,才能把寶寶往下推,每次大約15秒左右,直到把寶寶順利擠出來為止。

Q:第二產程還會做什麼事呢?

A:剛進產房時,醫護人員會幫媽咪在會陰部消毒、剃毛,並接上導尿管,幫媽咪排空膀胱的尿液。另外,為了避免不規則的撕裂傷,初產婦通常要剪會陰(經產婦已有剪過痕跡,可以透過會陰按摩,幫助寶寶分娩),讓寶寶順利從產道出來。剪會陰的時機會在「寶寶的頭快出來」之前,醫生會打局部麻藥並剪開約3公分。但這時陣痛會大於剪會陰的痛,加上有麻醉,因此很多人在剪會陰時都是「不知不覺」就完成。

第三產程:「寶寶出生」到「胎盤分娩出來」

寶寶出來後,子宮只要再經幾次宮縮,就能將分娩出胎盤,有時只需幾分鐘,但通常30分鐘以內就可完成。不過,若過了一小時胎盤還未分娩出來,則需要醫徒手剝離,並檢查胎盤完整度,防止胎盤組織殘留子宮,造成產後出血或感染。

這時,醫生會進行會陰縫合,並由醫護人員將寶寶稍作清潔後,將寶寶放到媽咪懷裡,聽著媽咪心跳、感受溫度,也會試著找媽咪聲音,原本嚎啕大哭的寶寶大多都會安靜下來。而醫護人員也會協助讓寶寶吸吮媽咪乳頭,嘗試母乳哺餵的第一步。

第四產程:產後1~4小時到恢復室觀察

媽咪生產後,為防止產後大出血等合併症,通常需要在恢復室進行觀察。這時醫護人員扮演重要的角色,必須監測宮縮情況、排尿、產後出血量(惡露)。媽咪通常2~4小時就要更換一次產褥墊(產婦專用衛生棉),避免感染,要是出現會陰傷口疼痛,醫護人員也會幫忙用冰敷緩解,並提供熱飲或保暖物品,舒緩媽咪的寒顫情形,為媽咪提供即時協助。

#延伸閱讀

選取重要的文章段落,分享讓親友一起看!
回到懷孕40週列表

影音專區

SuperMami超級媽咪│胎教有用嗎?健身胎教實測